十五年前差不多。
你以为虚拟世界的‘勇士’很厉害?现实里,我连给电脑装个系统都要查半天教程,那些你当年觉得‘没用’的编程知识,现在成了我最缺的东西。”
“周鹏,你偷偷在课本上画的程序流程图,老师都看见了!
那不是‘不务正业’,那是你的天赋!
看看你课桌里的游戏攻略,扔了吧!
用你攒钱买皮肤的钱,去买本《c语言程序设计》,你家那台旧电脑还能用,别让它只用来打游戏。”
“现在是2o2o年9月1日,离高考还有三年。
别再泡网吧了,周末在家写代码;别再跟网友约战了,去参加学校的编程兴趣小组。
你不是笨,是把聪明用错了地方!
编程不是打游戏,它能让你创造东西,而不是消耗时间。”
“我知道这封信很荒谬,就像我额头上的包一样真实。
求你了,别让十年后的你,也像我一样,在网吧的霓虹灯下,看着别人在虚拟世界里‘通关’,自己却在现实里浑浑噩噩。”
信的最后,用铅笔重重画了个光标符号:“现实的代码人生,需要你自己敲下第一行指令。”
计算机老师的声音突然响起:“周鹏,你来演示一下这个exce1函数怎么用。”
他猛地站起来,手里的信纸掉在地上。
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皱起了眉头。
但周鹏没有弯腰去捡,而是走到讲台前,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函数公式,突然想起信里的话。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鼠标:“老师,我觉得还可以用vba编程来实现更高效的计算……”
全班一片寂静。
计算机老师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惊喜的表情:“哦?你懂vba?”
那天放学后,周鹏没有去常去的网吧,而是走进了书店的计算机专区。
他用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本厚厚的《c语言程序设计》和一本《数据结构》。
回到家,他把旧电脑从床底拖出来,擦掉上面的灰尘,当屏幕亮起时,他在文档里写下第一行代码:“致十五年后的自己:这一次,我要敲出真正的人生程序。”
【3·十五年代码,现实世界的通关】
改变是从删除游戏文件夹开始的。
周鹏卸载了电脑里所有的游戏,把课本上的程序流程图工工整整地抄在笔记本上。
每天放学后,他会留在计算机教室写代码,直到保安来锁门;周末,他泡在图书馆的科技专区,从《算法导论》读到《人工智能基础》,键盘上的字母键被他按得亮。
同学们笑他“不务正业”
,说“打游戏多爽,学编程累死了”
。
他只是把信夹在计算机课本里,每次想偷懒时,就翻开看看那句“现实的代码人生,需要你自己敲下第一行指令”
。
高二那年,他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拿到了参加省队集训的资格,计算机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我就知道你行!”
2o年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内顶尖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给家里的旧电脑重装了系统,流畅的运行度让母亲笑得合不拢嘴:“咱儿子真厉害,电脑都会修了!”
他摸着通知书上的校徽,想起十年前那封带着键盘灰尘味的信,突然明白,有些“装备”
,比虚拟世界的神器更有价值。
大学四年,周鹏像一台高运转的服务器,在代码的世界里畅游。
他主修计算机科学,辅修人工智能,每天泡在实验室里编写程序,参加各种黑客马拉松和编程大赛。
他带领团队开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那时他才明白,编程真的可以创造价值,改变现实。
2o28年,周鹏毕业后进入国内顶尖的互联网公司,从初级程序员做起,一路晋升到技术总监。
他主导开的一款生活服务app,用户量突破一亿,解决了无数人的实际需求。
当他在布会上介绍产品功能时,想起了十年前在网吧里看着别人打游戏的自己,突然觉得,用代码创造真实的便利,比任何虚拟世界的“成就”
都更让人激动。
2o35年夏天,周鹏带着团队回到龙华市考察市场。
车子停在一条熟悉的街道旁,他看着窗外那栋玻璃幕墙的科技公司办公楼,对身边的同事说:“知道吗?十五年前,这里是一家叫‘极先锋’的网吧。”
同事们惊讶地看着他:“周总,您以前常来这儿?”
他笑了笑,推开车门走下去。
办公楼的玻璃幕墙上映出他穿着定制西装的模样,眼神自信而从容。
他指着大楼的位置:“我以前在这儿当管理员,每天看着别人在虚拟世界里‘叱咤风云’。”
他想起了信里的照片,想起了那个趴在收银台后睡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