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眼角有温热的东西滑落,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
他对着电话轻声说:“听见了吗?以后我出任务,全队都知道我要给你报平安。”
陈曦在那头破涕为笑,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知道了,臭李响……你赶紧去处理伤口,我看着新闻里的火光,心都揪起来了。”
“好,”
李响看着远处逐渐减弱的火势,夜空开始泛起鱼肚白,“我处理完就给你定位,带坐标的那种,精确到米。”
他不知道那通电话说了多久,只知道挂掉时,天边的启明星已经升起。
他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消防表,2o2o年5月1日:1o——在这个被修正的时间线里,他终于没有让妻子在警笛声中,独自守着静音的对讲机流泪。
【2o35年·“平安铃”
应急体验馆】
“小朋友们,谁知道当爸爸妈妈吵架时,应该先按哪个‘平安铃’呀?”
陈曦蹲在一群戴着玩具消防帽的孩子中间,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铃铛,铃铛上刻着小小的同心锁图案。
李响站在体验馆的模拟火场旁,正在指导一对夫妻使用“家庭应急逃生图”
,图上用荧光笔标出了“冷静角”
和“拥抱点”
。
“我知道!”
李响的儿子李安安举起手,他的玩具头盔上贴着“平安小卫士”
的贴纸,“先按红色铃铛,就像爸爸出警时给妈妈定位一样!”
陈曦笑了,摸了摸儿子的头。
体验馆的墙上挂着一面照片墙,最大的一张是2o2o年那次火灾后,李响满身灰烬却笑得灿烂的照片,旁边是陈曦偷拍的他定位时的侧脸。
“李队,这对夫妻说他们总是冷战。”
一位学员走过来,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表情。
李响放下手中的应急包,里面除了灭火器和急救箱,还有一本《家庭情感应急预案》,封面上画着卡通的同心锁和平安铃。
“冷战就像小火苗藏在墙缝里,”
他拿出两个对讲机改装的“平安铃”
,“试试这个,一人一个,按下按钮不是吵架,是说‘我需要五分钟冷静,五分钟后在阳台喝杯茶’。”
他想起自己现在的工作——“家庭应急情感课”
,用消防演练的逻辑教夫妻处理矛盾:定期进行“情感隐患排查”
,制定“吵架逃生路线”
,甚至明了“拥抱灭火器”
(其实就是个计时沙漏,拥抱到沙漏漏完再说话)。
这些看似荒诞的设计,核心都是2o2o年那个火场夜悟到的道理:再猛烈的“情感火灾”
,只要有及时的“平安铃”
和“逃生通道”
,就能避免毁灭性的坍塌。
“爸爸,你看我搭的‘爱情小屋’!”
李安安抱着积木跑过来,搭的房子上插着一面小旗,旗上画着同心锁和平安铃,“我在每个房间都装了‘平安铃’,着火了就按,爸爸妈妈就会抱在一起!”
李响抱起儿子,看着他认真的小脸,想起2o2o年那通电话里的哭声。
阳光透过体验馆的窗户,照在墙上的“平安铃”
标语上:“家不是火场,不需要孤胆英雄,需要的是互相报平安的勇气。”
他知道,在某个平行宇宙里,那通电话或许仍被按成静音,陈曦的眼泪也早已蒸在岁月里,但在这里,在这个他们共同改写的时间线里,每一次出警后的定位,每一个改装的平安铃,每一节家庭应急课,都已化作最坚固的防火涂层,让他们的爱情小屋,在时间的风雨中,永远有铃声响起,永远有平安的灯火长明。
而他们的儿子,正在用积木搭建着属于下一代的“情感防火墙”
,让爱与安全感,像消防服上的反光条一样,在任何黑暗中都能出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