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沙漠稻魂(1 / 2)

越野车在塔克拉玛干边缘颠簸时,叶云天的机械腰椎出三次过载警报。

全息导航屏上,代表古代农田遗址的绿色标点正被黄色沙浪吞噬——三天前的卫星云图显示,这里还是片固定沙丘,此刻却已演变成流动的沙海。

“地表温度67c,沙层移动度比预计快2o。”

豆豆的声音从车载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电流杂音,“碳十四检测显示,遗址埋深至少2o米,常规挖掘会触沙崩。”

林月瞳望着车窗外滚动的沙砾,指尖星芒轻轻跃动。

她突然伸手按在车窗上,蓝光所及之处,沙粒竟暂时凝结成晶状结构。

“下面有金属反应,”

她闭眼感受能量波动,“像是混凝土基座,还有某种生物识别装置。”

叮叮操控的无人机群突然转向,在沙丘顶部投射出激光网格。

这个总爱嚼泡泡糖的年轻工程师吹了个破裂的糖泡:“头儿,雷达显示地下有蜂巢状结构,和敦煌月牙泉的古代水利工程很像。”

他点击操作屏,三十六个微型机器人从车顶弹出,如银色蚂蚁般钻入沙层。

叶云天解开机械外骨骼的胸带,任由肥胖的身躯陷入座椅——这是他少有的违抗“永生计划”

体态管理的时刻。

当合成蛋白营养液通过静脉导管流入体内时,他望着手腕上的生物时钟:距离倒计时结束还有29天17小时。

“月瞳,试试用45on波段的能量,那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峰值波长。”

星芒在林月瞳掌心聚成光束,穿透沙层的瞬间,整座沙丘突然出蜂鸣般的共振。

沙粒如退潮般向四周滑落,露出下方青灰色的混凝土穹顶,表面刻着二十世纪治沙人的誓言:“这里曾种下十万株梭梭,每粒种子都是沙漠的标点。”

“是防沙工程的遗址!”

豆豆的惊呼带着哽咽,这个从小在合成食物工厂长大的技术宅,此刻正盯着穹顶缝隙中露出的陶片,“这些是古代陶罐的碎片,里面可能有”

“稻壳。”

叶云天的机械臂已经插入裂缝,金属指节夹出几片碳化的植物残骸。

全息分析仪瞬间启动,红色光束扫过样本的瞬间,所有人的视网膜都跳出绿色字幕:普通野生稻(oryarufipogon),距今112年。

突然,穹顶内部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

林月瞳的星芒能量触碰到某个感应装置,墙面浮现出全息投影:一位皮肤黝黑的治沙人正在演示膜下滴灌技术,他的手中捧着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写着:“当沙子学会保存水分,种子就能记住春天的味道。”

“这是量子残影存储技术?”

叮叮的机器人已经在穹顶内搭建好作业平台,“但以二十世纪的科技水平,不可能”

“是未来人留下的。”

叶云天指着投影中治沙人手腕上的金属环,那分明是时空管理局的禁忌装置,“他们在不同时代埋下伏笔,用历史本身作为时间锚点。”

豆豆的监测仪突然爆鸣,代表时空波动的曲线窜至红色区域:“包裹的纤维在和遗址产生共振!

每提取一颗种子,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就会快看!”

车外的沙暴突然转向,在落日余晖中形成漏斗状漩涡。

透过沙尘的间隙,众人看见不可思议的画面:无数机械耕犁在虚空中穿梭,它们的犁头收割着无形的作物,扬起的“麦浪”

竟是由数据洪流构成,每粒“麦穗”

都闪烁着二进制代码。

“那是未来的粮食生产线,”

林月瞳的星芒能量自动形成防护盾,抵御着时空乱流的冲击,“他们在收割算法生成的虚拟作物,因为真实的土壤已经”

“先完成当下的事。”

叶云天打断她,机械臂已经将陶片中的稻种转移至培养舱,“叮叮,启动‘沙漠蜂巢’计划。

月瞳,用星光能量沿着等高线扫描,我们要模拟出古代梯田的微地形。”

微型机器人群开始高作业,它们吐出的生物降解地膜在沙面上织出金色网格,每个网格中心都嵌入混合着羊粪与微生物菌剂的改良土。

林月瞳的星芒能量如蓝色溪流,顺着地膜的导水槽渗透,将板结的沙层转化为可耕作的基质——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实时显示,有机质含量正以每小时o1的度上升。

当第一滴经过膜下滴灌系统过滤的淡水渗入种坑时,远处的机械耕犁突然出刺耳的金属悲鸣。

它们的轮廓变得透明,数据构成的麦穗纷纷碎裂成光点,其中一片飘到叶云天的掌心,化作一行转瞬即逝的未来文字:你们正在改写删除线里的历史。

“头儿,稻种芽率达到92!”

豆豆的欢呼声中,培养舱里的种子已经长出半厘米的胚根,根尖上还粘着二十世纪的沙粒,“根据土壤修复进度,我们能在48小时内完成梯田搭建!”

叶云天望着逐渐平息的沙暴,天边最后一缕阳光将地膜照成金色。

最新小说: 末世:开局先囤十亿物资 神豪:从零踏上世界巅峰! 毛茸茸哨兵?那疏导也不是不行 从梦魇肝到不可名状 元力灾变:我靠双重觉醒杀穿末世 星际万人嫌,靠躺平治愈星际大佬 说好一起种地,你却偷偷去御兽? 我来到了英格兰特兰米尔做教练 奥特曼:攻略计划百分百 末世降临:我靠抽卡无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