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条目旁边,有一行用蝇头小楷写下的旁注:“续者若不脱身,则成新魇。”
成为新的梦魇。
她抓起电话,声音因恐惧而嘶哑,对那头的沈默低声说道:“沈默,我们搞错了……我们不是在终结那个残响……我们是在用自己的名字和行为,给它续命。”
电话那头的沉默,比任何惊叫都更让人心寒。
良久,沈默才开口,声音却被另一个来电提示音打断。
是一个陌生号码。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电话里传来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声音:“是……是沈默同志吗?我是郑开源……郑工。”
郑工。
三十年前新华百货封楼行动的执行者之一。
沈默的心跳漏了一拍。
“郑工,您怎么会……”
“我必须告诉你,”郑工的声音里充满了无法抑制的恐惧,“过去一个月,我每天晚上都做同一个梦。梦里,我就在那个该死的B3层巡逻,手里拿着封条,可那些柜台,那些门,我怎么都贴不完,永远都贴不完……”
他的声音哽咽了:“但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昨天夜里,我醒过来,发现我的床头,放着一套旧工装,蓝色的,胸口绣着两个红字——B4监管。”
沈默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
“衣服里还有东西,”郑工的声音抖得更厉害了,“一张手写的便条,上面说……上面说:‘你逃了三十年,现在轮到你接班。’那笔迹……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和当年我们在B4控制板上看到的值班表,一模一样!”
挂掉电话,沈默坐在椅子上,全身冰冷。
残响不仅在“续命”,它还在“追逃”。
它正在将被遗忘的过去,一个个重新拉回棋盘。
如果说他和苏晚萤是“补录”的,那郑工就是被“召回”的。
这个系统,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智能,也更具攻击性。
必须测试“交接”的可能性。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沈默脑中成型。
他要主动出击,尝试将这份“厄运”转移出去。
他花了一整天,将B4事件的所有资料,包括照片、录音、分析报告和郑工的证词,全部整理成册,并为它起了一个正式的、带有终结意味的标题——《新华百货残响事件终结报告》。
随后,他通过内部渠道,在市档案馆的公开系统中,正式提交了这份报告,请求归档。
他想看看,当这份“信息”被一个庞大的、官方的系统接收后,会发生什么。
当晚,他家客厅的监控摄像头,在午夜时分悄无声息地自行启动了。
画面中,沈默自己,穿着睡衣,面无表情地从书房走出来。
他手里拿着一份报告的副本,径直走到玄关的储物柜前,从里面拿出一个从未用过的牛皮文件盒。
他将报告副本郑重地放入盒中,然后用马克笔在盒子外面写下两个字:“B5”。
做完这一切,监控里的“他”俯下身,对着文件盒,用一种近乎耳语的音量,说了一句录音勉强能捕捉到的话:
“下一站,轮到他们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