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恐怖推理 > 阴阳剥皮人 > 第六十四章人性

第六十四章人性(1 / 2)

苏晚萤的指尖悬在照片上方半寸处,空调出风口的风裹着旧纸页的霉味钻进鼻腔。

&1t;br她看清照片里穿军装的年轻军医时,后颈的汗毛突然竖了起来——不是因为照片本身,而是那个被雨水晕开的第十二个编号,和周明远日记里“明“字拖尾的弧度,竟重叠得严丝合缝。

&1t;br照片背面的字迹褪色成浅褐色,她凑近些,睫毛扫过相纸边缘:“第七日,风止,人未巡。

&1t;br魂不来,我不往。

“钢笔字尾锋锐利,像是刻进纸里的。

&1t;br她的呼吸骤然急促,指节抵着桌沿稳住身体——周明远的日记里反复提到“第七夜的风“,解剖台上羊骨笛的碳化文字写着“轮到你写名字“,原来早有前人写下“不往“的答案。

&1t;br手机在掌心震动时,她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按下接听键。

“沈医生,“她的声音颤,却努力保持平稳,“我在档案室找到一张老照片。

&1t;br照片里的军医没拿登记簿,他在停灵棚外静坐,骨笛放在膝头。

&1t;br背面写着“她顿了顿,喉结动了动,“他不是被迫中断巡逻,是主动停下的。

&1t;br真正的仪式,是&039;&039;知道该走,但选择不走&039;&039;。

“&1t;br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页的簌簌声,沈默的呼吸声透过电流清晰可闻:“坐标给我。

“他说,语气里没有平日的冷静,尾音微微紧,“等我。

“&1t;br苏晚萤挂断电话时,现自己的指尖在抖。

&1t;br她把照片塞进帆布包最里层,转身时膝盖撞在档案柜上,疼得倒抽冷气——但这点疼远不及心里翻涌的震撼。

&1t;br原来所有“必须完成“的规则,都是建立在“执行人甘愿被规则束缚“的前提上。

&1t;br就像周明远每晚对着空气念名单,不是因为笛声控制了他,而是他相信“只有念完第十二个名字,魂才能安“。

&1t;br此时的沈默正站在实验室监控屏前,林导的手机视频还在播放:殡仪馆的声学传感器波形图像被揉皱的锡纸,十二道不同频率的声波挤在一起,像十二个人同时吹着走调的骨笛。

“从无名碑移走那天开始的,“林导的声音从扬声器里传出来,带着熬夜后的沙哑,“最怪的是阿黄——它还是蹲在巡逻,但没再低吠。

&1t;br我用红外摄像机拍了慢放“&1t;br视频画面突然变慢,阿黄的嘴一张一合,没有声音,只有喉结的微小震动。

&1t;br沈默凑近屏幕,瞳孔微微收缩——那口型分明是“名正则魂安“,和军医日记最后一页的批注一模一样。

&1t;br“它在替人念。

“沈默突然开口,指节叩了叩桌面。

&1t;br林导的呼吸声在电话里顿住:“替谁?“&1t;br“替所有被规则困住的人。

“沈默抓起白大褂搭在臂弯,“准备去乱葬岗遗址。

&1t;br我需要十二个骨笛模型,按当年巡逻路线摆成环形。

“&1t;br“你疯了?“林导拔高声音,“上次实验志愿者差点把自己喉咙抠出血!

“&1t;br“这次不需要吹。

“沈默的语加快,“让小舟站在中心祭位,全程静止。

&1t;br不吹、不念、不踏步。

“他想起小舟在殡仪馆说的“吹笛的人不会用自己的声音说话了“——当声动作本身成为仪式载体,那么“拒绝声“或许就是破局关键。

&1t;br乱葬岗的风比市区凉得多,残月挂在枯枝间,像枚生锈的硬币。

&1t;br小舟抱着十二个涂成骨白色的陶笛模型,鼻尖冻得通红。

&1t;br她看见沈默蹲在地上用荧光粉画标记时,突然扯了扯他的衣袖。

&1t;br“它在等选择。

“她用手语比得很快,眼睛亮得惊人,“不是等笛声,是等我们选——吹,或者不吹。

“&1t;br沈默抬头看她,夜色里她的睫毛上凝着霜花。

&1t;br他想起解剖台上羊骨笛的碳化文字,想起阿黄无声开合的嘴型,突然笑了,笑得很轻:“你说得对。

“&1t;br零点整,小舟站在环形中心,双手垂在身侧。

&1t;br十二个模型在她周围投下细长的影子,像一圈沉默的守卫。

&1t;br沈默退到十米外的观测点,夜视仪里,地脉震动监测仪的指针正缓缓摆动。

&1t;br第一小时,震动频率123h;第二小时,107h;第三小时,81h指针越走越慢,像块快没电的手表。

&1t;br凌晨1:13,沈默的呼吸突然停滞——十二个模型的红外温度同步下降了07c,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吹过每一个笛孔。

&1t;br“成功了。

<

最新小说: 记忆暗匣 藏姝色 星际兽世用歌声治愈狂化 天道追着喂饭,你说他是宗门弃徒 炮灰,但在美校谈恋爱 哄妻入怀 盗墓笔记之鬼玺 死亡作业 成为渣攻的顶头上司[快穿] 穿回古代卖盒饭(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