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正文卷 第九百零九章 侯于赵只是怪,不是坏

正文卷 第九百零九章 侯于赵只是怪,不是坏(3 / 7)

nbsp;   “确实有几分难言的古怪。”王崇古领着官厂,还督办鼎建大工,他和穷民苦力接触较多,百姓里面是有坏人的,如何从百姓里面区分出好人和坏人,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正如王崇古在他的为官之道,五步蛇的自我修养里讲的那样,要对群体保持同情和关注;也要对个体保持警惕和距离;

    而侯于赵这个人怪就怪在了,他可以精准的区分敌人还是朋友,哪些是必须要打倒的,哪些是可以容忍的,哪些是可以团结的,哪些是必须要支持的。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问题,大抵会困扰人一辈子,在任何事里,都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侯于赵做到了。

    有一个十分神奇的案例,杭州府罗木营有个把总,姓吴,叫吴尚文,乃是临安吴氏的大少爷,吴尚文的父亲和祖父,属于那种典型的劣绅。

    是十分恶劣的劣绅,吴尚文的原话说:

    我打小就吃带血的米,我家是临安坐地虎,我爷爷最喜欢活埋不交租、不还钱的佃户,我爹手里养着伙地痞土匪,谁不听话就直接冲进家门打砸抢,男的杀了,女的拉回寨里!

    老土匪生小土匪,老佃户生小佃户,老家奴生小家奴,如此生生不息,爷爷父亲,在临安县,纵横四十余年,无人敢管,连知县都不敢管。

    知县不敢多问,要不这税赋谁来纳?这衙役谁来养?这劳役谁来征?办事谁来牵头?

    万历十三年,陛下要平叛,吓得爷爷要上吊自杀、吓得我爹要投河,结果衙役把爷爷从上吊绳上救了下来,把我爹从河里捞出来,弄清楚后,斩首示众了。

    这等手上沾满了血债的势要豪右,被侯于赵给抄家了,而吴尚文当时在杭州罗木营里做把总,包括阎士选在内,所有人都建议侯于赵也把吴尚文抓了,以绝后患。

    你侯于赵抄家灭门,留这么个余孽,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侯于赵没有听从建议,他没有抓人,还让吴尚文回临安县去了,让吴尚文主持临安县还田。

    所有人都觉得侯于赵要吃大亏!这和放虎归山,没什么区别。

    吴尚文在他爷爷、他爹被斩首示众后,回到了临安,亲手把原来属于他家的田,全都还了,还把临安几家豪奢户叫到了家里,逼着他们还田。

    阎士选不懂,还跑去询问了下还田事,借机问吴尚文究竟为何会如此选择。

    吴尚文说他有个好母亲,他母亲礼佛,每次他爷爷、父亲制造杀孽的时候,母亲就哭,还要在佛龛前不停地念经。

    从小,他就一次次亲眼目睹那些罪恶,作孽太多是要遭报应的,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后来,吴尚文的母亲,不明不白的死了,吴尚文的父亲、爷爷都被斩首了,都不知道母亲为何死了,是吴尚文自己不敢问,若是听到亲爹杀了母亲,吴尚文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该活着还是死去。

    从母亲不明不白死后,吴尚文对吴家没有了任何的认同,直接跑到罗木营投军了。

    这田还了,吴尚文才觉得身上的罪孽轻了几分,吴尚文仍在罗木营,每年出巡,修桥补路修堤挖渠,才得了片刻安宁。

    吴尚文觉得自己活着就是罪人一个,因为从小开始,他就在‘吃人’了,他打熬身体的米面粮油,全都是百姓的骨血。

    吴尚文长大这些年,吴家光是放高利贷,把佃户逼到自杀,没有一百也有九十户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家可是一点都不积善,也不积德,积的全都是累累血债。

 &n

最新小说: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我在大明开超市 王猛传奇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升龙 晋末长剑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白月光破棺而出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