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正文卷 第八十二章 边军持盾主坚守,京营持矛主攻伐

正文卷 第八十二章 边军持盾主坚守,京营持矛主攻伐(4 / 8)

续坐大,只有一个办法,重振京营。

    李太后沉默了片刻问道:“边军不可倚仗?”

    “不可倚仗。”戚继光颇为确切的说道:“若是元辅来说,那自然是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因为征伐自诸侯出,天下不宁,元辅已经说了很多了,臣不多置喙。”

    “臣以为边军不可以倚仗的原因,是边军本身的职能,就只是防守、反击,而不能进攻,天下并无物莫能陷之坚盾,万里长城,遍地狼烟,今日虎峪口,明日东胜卫,频繁滋扰,我大明疲惫不堪。”

    “边方军卒本为卫所,所务耕战,持盾坚守之能。”

    “昔日太祖高皇帝建天下军屯卫所,本为恢复民生生计,持矛进取的为淮西军,老家军,洪武年间八次北伐,皆为老家军所为。”

    “成祖文皇帝建京营,以京营征伐,三次北伐斩获颇丰,北虏望风远遁千里莫敢敌。”

    “正统十四年,景泰帝率备倭军、备操军,于城外阻敌,瓦剌人损失惨重。”

    “京营军兵遴锐选锋,所务攻伐,持矛征伐之能。”

    戚继光不止一次跟小皇帝讲过,边方军屯卫所不可废弃,这是军兵之根源,边方军卒让他们种种地、平日操练一番,能拉弓射箭、能站在城墙关隘上守城已经足够了。

    非要他们出塞作战,他们也做不到,没那个能力。

    嘉靖二十九年起,大明和瓦剌打了十五六年时间,大明赢都是小赢,输都是千里溃败,这不是敌人有多么的强大,边军吃不饱,他们恨不得把手中的箭,对准平日欺压自己的庶弁将,能守城已经不易了,不能要求太多。

    这里面还有监察难,京营在皇帝身边,众目睽睽,边军监察困难重重。

    京营的矛都不锋利,地方为什么要怕朝廷呢?

    朱翊钧颇为感叹的说道:“器材,一材一艺者,必因人而器使之,不可过于求备;”

    “不器全才,欲求谋国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谋身之计,人君得之固当大任。”

    “元辅先生论君子不器,任人如此,国事亦如此。”

    边军就是典型的器才,有一才一艺,不能过于苛求,而京营是精锐中的精锐,求非常之功,不拘泥于器型。

    李太后沉默了许久才说道:“戚帅所言有理。”

    李太后其实对边军并不在意,或者说如何灭虏不是很在意,她只是想看到戚继光和地方边军切割,看到戚继光能把自己身上的张党、浙党的痕迹清洗,成为坚定的帝党,成为皇帝手中的利器,而不是大臣威逼皇权的利器。

    至于天下靖安,那是皇帝的职责,李太后的职责,就只是在皇帝亲政之前,保护好小皇帝威福之权。

    “戚帅的意思是,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朱翊钧想了想,眼前一亮问道。

    “陛下圣明。”戚继光俯首说道。

    进攻是一件比防守更划算的事儿,但是进攻的职能需要京营承担,而京营需要皇帝亲自操持。

    朱翊钧和戚继光聊了许久,这一次朱翊钧没留戚继光在宫里吃饭,上次是打了胜仗,那是赐席。

    朱翊钧的日常里多了一项,至北土城操阅军马。

    这件事还没敲定,就引起了言官们的口诛笔伐。

    主要是十岁皇帝,每日操阅军马,是不是操之过急了些?

    葛守礼更是冲锋在前怒斥元辅:张居正你亡人臣之礼,我大明还没亡天下,我大明的言官还没死绝,就决不

最新小说: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暴君吕布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重回宿敌年少时 落脚之地 上命昭唐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