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正文卷 第七百六十九章 以夷制夷

正文卷 第七百六十九章 以夷制夷(4 / 6)

家五常的讲法,林辅成的这些办法,就是在建立秩序,建立秩序就是最大的仁;按照阶级论的三卷,也是仁政,因为大明的确向下分配了,并且通过分配,奠定了阶级,减少矛盾的激化,尤其是减少对大明人的直接矛盾。

    他前面说的是本意,后面说的是叙事,到底是仁政还是恶政,得看你站在什么立场去解读,就像是善恶的标准总是在变化一样,仁还是恶,得看你的屁股坐在哪头儿。

    “林大师的办法极好。”殷正茂眉头紧蹙的问道:“但如此好的计策,是如何想出来的?”

    “也是读第三卷,略有所获而已。”林辅成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殷正茂和张居正一样,不喜欢第三卷,尤其是第三卷那个大明必亡的推论,殷正茂非常反感!

    张居正因为身居内阁,所以需要精读,可是殷正茂不同,他就看了一遍,就扔到了一边,认为这一卷得到的推论,过于荒谬了。

    第三卷的内容很多很多,但归根到底,就是博弈,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博弈,利用博弈去形成共识。

    “原来如此,那我必须要仔细读一读这第三卷了。”殷正茂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想岔了,一千本论语,就有一千个孔夫子,大家对论语的解读,也各有不同,对某种观点的绝对否定,不利于了解事情的全貌。

    “那我就不多打扰了,先回去了。”林辅成俯首离开了市政厅,来到了门前。

    以前,总督府和市政厅之前有一组巨人与神战斗的雕像,已经全都被拆除,现在换成了盘古开天、先天八卦、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钻木取火、夸父逐日、神农尝百草、愚公移山、仓颉造字、嫘祖缫丝、大禹治水等等。

    林辅成特别喜欢这些雕像,而且这些雕像还在继续修下去,比如最近修得的是齐天大圣,每一个雕像下面都有一个铜碑,记录着这些雕像讲的是什么故事。

    这都是极为现实的向心力。

    林辅成一步步的走出了市政厅,走出了厚重的总督府大门,看到了总督府门前的广场上,有一个已经快要完工的巨大塑像。

    这个雕像是高六丈、宽约三丈,重达二百八十万斤,大约是二百零八根如意金箍棒的重量,由625层白花岗雕凿嵌接而成,分为了二十五层,修建时间已经超过了五年,台风地震都奈何不了它。

    雕像是大明皇帝陛下朱翊钧,身穿戎装,身姿挺拔的面向波澜壮阔的大海,右手按着戚家军刀,左手背在身后,目光炯炯有神,不怒自威,气势格外雄伟。

    “陛下一定不喜欢这个雕像。”林辅成很了解黄公子,黄公子不喜欢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在陛下看来,造这么个东西,得花多少银子!

    总督府拿去给总督府的牙兵分了吃肉,不香吗?

    殷正茂还是建了这个雕像,甚至整个雕像都是他参考陛下的画像,亲手设计,并且将它立在了总督府的门前,这不是迷信,是为了统治。

    吕宋离大明很远很远,天高水长,这个随时都能看到的雕像,也是向心力。

    雕像用掉了近七十万斤的铁,来增加稳定性,只要吕宋总督府还在,雕像就还在。

    “《永镇海波平》。”林辅成喃喃自语了一下,这是雕像的名字,这个样式的塑像,在旧港总督府也在营造,而且旧港总督府修的更大,超过了三百万斤,张元勋的意思也很明确,不修心里别扭,怕后人忘了自己从何而来。

    林辅成在总督府门前,坐上了自己的车架,向着东南方向而去。

    和大明不同,吕宋马尼拉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城墙界限,整个马尼拉,因为各色人等分成了一个个聚集地,而汉人的聚集地,就在总督府东南三里,名字也很简朴,叫做汉乡镇。

    一条硬化过、

最新小说: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我在大明开超市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王猛传奇 晋末长剑 升龙 白月光破棺而出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上命昭唐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