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正文卷 第八百三十七章 有恭顺之心的中书舍人

正文卷 第八百三十七章 有恭顺之心的中书舍人(3 / 6)

sp; 看起来平调,而且还是管鸿胪寺的事儿,但他现在是文华殿的廷臣了,正式进入了大明帝国的决策层。

    同样,张居正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再阻止高启愚升转了。

    “大明军在京都城外迎恩馆战死五百余众,下章礼部,写一篇祭文,这篇祭文要刻在通和宫门前的忠烈祠碑文上,千万不得马虎。”朱翊钧又下了一个明旨。

    通和宫不大,但立一个忠烈祠还是有地方的,朱翊钧打算在龙池旁,专门立一片碑,纪念这些为大明建功立业者,每年祭祀。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陛下对这些为大明负重前行的军兵,极致恩荣,这一次专门为牺牲的五百军兵立碑,亲自祭奠了。

    “陛下,琼州海氏送入京一个孩子来,薛云龙带着这孩子去了清勤园,把海中适赶回琼州去了。”冯保回禀了陛下海瑞之事的进展。

    薛云龙是万历十一年的进士,和海瑞都是琼州人,是同乡,而且薛云龙还是海瑞的侄女婿,算是家里人,可以做主,薛云龙是进士,身份在这里摆着,哪怕是他不顾及清名,他也不可能顶着皇帝的压力,把海瑞家里的财产给霸占了。

    脑袋就该长在脖子上!

    “好,大医官看过后,海总宪的身体如何?”朱翊钧问起了自己关心的事儿。

    冯保低声说道:“陛下,礼部已经拟好了谥号。”

    按照大医官们的诊治,海瑞可能挺不过今年了,年纪大了,还劳心劳力了这么多年,身体已经完全亏空,这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现在是卧床不起,好在还能认的清楚人,精神状态也还不错。

    “朕知道了。”朱翊钧略有些感伤的说道,他才26岁,这样的场面只会越来越多,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真的碰到了,还是让人感伤不已。

    王国光的身体就比海瑞要好许多,就是精力不济,才离开了权力的漩涡。

    朱翊钧继续处理着各种奏疏,他拦着张居正不让张居正清汰,但是清汰的风,还是从山西吹到了京师。

    吏部开始了对京师各个官署的审计,账目简直是触目惊心。

    大明京师各个官署,坐班的官员吏员,居然不足六成,这些官吏,因为各种原因,长达三年以上不曾点卯,甚至有超过177名官吏,超过十年,未曾到过衙门,而这里面重灾区就是国子监和翰林院。

    177名官吏里面,国子监就占了122名,学正、助教、学录、典簿等,考成法考成不到的地方,全都是重灾区。

    “朕不让先生查,就是不能什么都查,这不,真的查出点什么来了,朝廷一定要处置。”

    “可是这学正们,个个都很难缠,一个学正就有数名弟子,这些个弟子,有的是举人,在各个衙门里做事务官,甚至还有进士,有些更是前程似锦。”朱翊钧看了看张居正列出的一大长排的名单。

    “得罪人诶。”

    张居正得罪的人太多了,大明到了两百多岁的年纪,但凡是想做点事,都要得罪人,而且是很多人。

    徐成楚新官上任,干的第一个活儿,就是天雄书院的教谕宋善用,是没事儿惹了一身的骚。

    这老话说得好,不看僧面看佛面,这些个学正既然敢十年不到国子监点卯,那是有底气的,更明确的说,就是朝中有人。

    处理一个就已经够麻烦了,处理122个,就是朝堂大地震,而且能节省的国帑十分有限。

    张居正的意思是:全部清汰!既然没有他们,也能正常运转,那朝廷就没必要发这个俸禄了,朝廷的银子,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个活儿真的非常的得罪

最新小说: 我在大明开超市 王猛传奇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升龙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白月光破棺而出 晋末长剑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