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正文卷 第八百二十九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国;没有道德,国将不国

正文卷 第八百二十九章 道德崇高,不能治国;没有道德,国将不国(2 / 7)

nbsp;  社会因为利益,仍然会分裂为不可调和、而又无法摆脱的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互相冲突而又密不可分的利益经济体,不至于在无谓的矛盾冲突和斗争中,毁灭自身、彼此和整个社会,就需要一种凌驾于所有阶级之上的力量,调节矛盾,缓和冲突,把冲突维持在一定的秩序范围之内。

    这种力量,就是国朝。

    大宗伯万士和在《国朝鼎建疏》中曾言:九鼎镇山河之势,非一姓之私器;六符定乾坤之功,实万民之公器。所谓国朝者天命也,乃天地之衡器,人伦之准绳也。

    (《国朝鼎建疏》节选——万士和。)

    双日凌空可能会出现,但总会修正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的轨道上来。

    权力只对权力来源负责,朝廷必须要履行和承担自己的责任,调节社会各阶级的矛盾,来维系自己的存在。

    沈鲤说服了张居正,王崇古立刻就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放一群羊比一只羊好赶。

    不管数量多少,反正都要费一番事,一起做了更好。

    申时行这篇奏疏,引起了轩然大波,张居正试探着伸出手,阻拦万历维新带来的种种变化,但是他失败了,大明皇帝才是维新的主导者,陛下不喊停,张居正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万历十六年三月初的这次廷议,看起来不起眼,但决定了许多的事儿,算是历史的一次小小转身。

    王国光致仕、杨寅秋被流放爪哇、高启愚全权督办倭国议和诸事、龟甲兽骨挖掘工作的展开、申时行奏疏争议,此次廷议,最终确立‘以稳为主,局部调整’的施政基调,为后续内外政策奠定基础。

    沈鲤在下朝之后,没有前往文渊阁坐班,而是去了礼部,自从万士和万宗伯走后,礼部诸事,都是沈鲤一个人在处置,经过一年多的观察,之前的户部右侍郎李长春,能够很好的扛起这幅担子。

    陈学会作为礼部左侍郎,在万历十五年六月下旬,以年老致仕归隐了。

    李长春成为了礼部的堂上官。

    一本奏疏,放在了李长春和沈鲤的案头,这是来自鸿胪寺通事黎牙实的一本奏疏,黎牙实的奏疏提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贸易不平衡。

    “瓷器是土做的,茶叶是树叶,丝绸是虫茧,这些从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商品,而今天,大明的铁锅、棉布、香料也成为了世界性的商品,而大明需要什么?只需要白银,现在需要黄金,大明甚至不肯购买奴隶。”沈鲤读了一段黎牙实的奏疏。

    原料不给、技术不给、价格不降、甚至连运费和海贸风险都会根据航程精准计算,大明现在的吃相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大明赚钱大明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大明一分白银都不肯流出,这种吃相实在是有点难看了。

    黎牙实找到了回京的王家屏,仔细询问了佛山铁锅,狠狠地破防了。

    大明佛山铁锅的总成本三钱银每口,包括了原料、人工、转运等等,而大明从电白港出口价为1银每口,坐在家门口赚钱,就能赚三倍多的价差。

    大船到港,抵达新世界的时候,每口锅的价格是三银,这又是三倍的利润,若是运到泰西,作价4.5银每口,仍然有的赚。

    而泰西的铁锅,每口锅的成本价为三银,也就是说大明的铁锅,抵达泰西后,卖价都要比泰西的本土锅便宜!

    关键是,大明的锅薄,只有七厘五毫,而泰西的锅是三倍的厚度,这就造成了大明铁锅的热卖。

    锅薄耐用,代表热传递的好,可以节省近百分之三十的燃料,无论用什么方式去烹饪吃的,大明铁锅都要节省三成的燃料,这得益于白口铸铁和退火工艺。

最新小说: 晋末长剑 我在大明开超市 升龙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王猛传奇 白月光破棺而出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