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正文卷 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正文卷 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 / 4)

p; 大明,人亡政息是常态。

    晋党党魁杨博不止一次、反复告诫张居正:作为百官之首,作为首辅,这么改革,绝对不得善终,大明天子天性薄凉,薄情寡恩,这么给老朱家卖命,到时候群起而攻之,老朱家的皇帝顺水推船,必然清算,挖坟掘墓,于谦殷鉴在前。

    于谦的冤死,是求荣得辱,这后来者,看到于谦的下场,是何等的心惊?

    杨博一直在努力拉拢张居正,哪怕是把晋党的位置给了张居正,也比给了张四维那个首鼠两端的东西强。

    张居正希望自己人亡政不熄,至少要保证,大明皇帝亲政之后,有实力可以做到这一点。

    至于君王是否要对他的政策全面清算,那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张居正睁开了眼,罗拱辰是可信的。

    他的分析是基于一个基本原则,看他的腚,坐在哪头。

    罗拱辰是有举人功名的缙绅,什么是缙绅?

    就是中了举人,那是鱼跃龙门,同乡们会竭尽全力的将田亩挂在举人的名下,以逃避朝廷的藁税。

    张居正就中过举,他深切的知道,中了举人之后,是何等的威风。

    那些过去张牙舞爪的人,恨不得跪下来添你的鞋子,所有人的眼神都会变得不同,那种眼神里充斥着敬畏和躲避,走到了哪里都有人见礼,卑躬屈膝。

    罗拱辰是典型的君子、治人者也,是肉食者,倭患四起之时,多少缙绅卷着钱款跑出去避难?老百姓穷的叮当响跑不掉,缙绅们可是兜里揣着银子,哪里都能去的。

    东南闹起了倭患,缙绅就跑去湖广,银子一撒,地亩、佃户、佣奴、产业便都有了。

    罗拱辰没跑,不仅没跑还多次组织军民抗击倭寇,松江府有难,闻讯的罗拱辰立刻启程驰援,松江府为感谢罗拱辰的星夜驰援,建丹凤楼,立牌额‘凤楼远眺’,纪念罗拱辰的功绩。

    张居正对在倭患之中,抗击倭寇的军士、文臣是有好感的,在他看来,谭纶、戚继光、罗拱辰都可以看作是同行之人。

    张居正拿起了铅笔,写下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小皇帝批注的那句,同志、同行、方同乐。

    第二句则是上知不移。

    杨博给的条件太丰厚了,而执意推行政令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当天下群臣对他清算的时候,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人亡政不熄的先例也是有的,商鞅变法,得罪了那么多的人,商鞅本人尸体被车裂全家被族诛,但是,秦惠文王保留了商鞅的变法。

    上知不移,这句是他对自己说的话,五马分尸…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政令需要保留下来。

    次日的清晨,小皇帝又开始了每日诡异日常,他在上面读书,下面在吵架。

    吵的还是谭纶致仕的事儿。

    吏科给事中之前弹劾了谭纶,谭纶今天补了一道致仕的奏疏,吏部尚书杨博说谭纶确实尸位素餐,给谭纶列举了三十四项罪名!

    朱翊钧都直呼好家伙,兵部尚书谭纶这么脏?三十四项罪名,吏部也真的敢说!

    小皇帝听了一阵,才听明白,这三十四项罪名,其实都是一件事累计出来的。

    谭纶一直卡着王崇古上奏提举的将才名单,迟迟不肯核准。

    王崇古从宣大总督调往京师督理军营,拿了一张名单要从宣大边军选拔一批将才入京营,流程走到了兵部,卡住了。

    谭纶硬是压了这份奏

最新小说: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升龙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我在大明开超市 修仙界路人女主 晋末长剑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大唐孽子 王猛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