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明要战胜的从来都只有自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明要战胜的从来都只有自(1 / 6)

    李贽是一个狂夫,作为一个儒生,他居然敢质疑孔夫子,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但李贽非常清楚的知道,要让儒学不再成为革故鼎新的桎梏,就必须先从儒学的至圣先师,孔子开始。</P>

    因为孔夫子是旧儒学的经典和偶像,即便是夫子生前,一再反对自己成为经典和偶像,但最终他还是成了至圣先师。</P>

    矫枉必过正,他对孔子的尖锐批评,必然会让他饱受争议,但那又如何呢</P>

    只要人们开始思考,孔子的话是否还适应当下的时代,这就足够了。</P>

    一个文明的圣人,在他适用的时代结束后,给文明留下的必然是桎梏与枷锁,就算孔夫子真的是圣人,他能后知五百年,他的理论、他的思潮在第五百零一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落后。</P>

    孔子本人清楚的看到了这一天,他反复对学生们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够把道发扬光大,而不是道能来弘扬人。</P>

    在人和道的关系中,人是活的,道才是活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实践、思考,不断的传播、弘扬、发展道,道不会自发的变得伟大或者高尚;</P>

    人若是死的,道就是死的,当儒学士开始述而不作的时候,人就死了,道也就死了。</P>

    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P>

    我真的什么都知道吗如果这样想,才是无知,没有人可以无所不知,那是虚妄的。有一个粗鄙的人来问我,我对他所问的问题,本来一无所知,我也要从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去探求,直到把问题解决清楚为止。</P>

    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什么都不懂;不是自己擅长的地方,要虚心求教。</P>

    连事鬼神的商王,都觉得祖宗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要自行修改占卜的结果。</P>

    孔子从来没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全知全能的圣人,因为他知道不存在这样的人,他反对一切都懂,反对将一个人神圣化,他知道人不是圣,他的思潮、理论都有他自己的时代局限性。</P>

    所以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P>

    当弟子称孔夫子为圣者时,孔子明确否认了这种说辞,因为孔子并不想成为文明前进的桎梏和枷锁,但不幸的是,现在孔夫子确实成为桎梏和枷锁。</P>

    数千年前的理论,被因循守旧者奉若圭臬;他的正确性不可以被质疑,甚至解读他的话都视为对圣人的不敬;他被捧上了神坛,成为他最不想成为的那个偶像。</P>

    这何尝不是儒生对夫子的背叛。</P>

    李贽所求者,乃一个可拥戴亦可质疑,能钻研亦容戏谑儒学夫子之世道,不过是想令夫子自神坛而下,复归先师本相,故奔走讲学,但得一人心契,便不负经年苦功。</P>

    这可能是思想发展历史上的永恒困境,当一种思潮,被制度性的收编为权威,其原初的批判性,便再也无法保持,这或许正是矫枉必过正这句话的历史现实。</P>

    思想史的发展史,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翻烧饼,完全否定反对过去,在时光的长河中,再去认识过去,最终达到另外一种共识,这种否定之否定规律被称之为翻烧饼。</P>

    同样,李贽的讲学聚谈,也充斥着对今日世界的思考。</P>

    刘吉面色复杂地说道:“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分歧,会慢慢形成一个鸿沟,这种分

最新小说: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带物资系统穿成极品亲闺女 天才模拟器,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天才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大唐孽子 让我进京当质子,我开局带兵强掳花魁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修仙界路人女主 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