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需要的是和国际接轨,需要的是知识的不断创新,需要的是敞开怀抱去拥抱世界。”
“您和领导们在担心什么,我大概也能猜得到一点儿,深市的转变可不是什么所谓的资产阶级复辟,而是对华夏计划经济的有力补充。我们华夏人最喜欢的就是存钱,把钱存在家里,或者存进银行不动,国内经济将再也无法通过内需消费来继续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会造成重大影响。”
“领导,我不知道那些经济学家是怎么讨论的,但我个人认为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还不如公开我们将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对华夏的经济进行改造,而且金钱只有在流动中才能不断的创造价值。”
李旭东一口气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完了,然后看向老领导,希望能从他的眼神中得到认可。
“思想工作要真的这么容易做通,那就好咯。小李,咱们不能急,也不要急,华夏太大了,我们需要时间来统一思想。只有全民觉醒了,我们的工作才能水到渠成。你先回去休息,我可是听说了,你一直就没怎么休息过,要学会劳逸结合啊!”
老领导拍了拍李旭东的肩膀,想要有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心思就得用到一起去。当初准备对越反击战,思想就不够统一,而想要改开,保守派和中立派就更多了。
不说高层,就是民众之间,十年的流毒让华夏还处在蒙昧状态,绝大多数人还是想捧着铁饭碗,更想守着自家门口过日子,就连宝安县的招工,都有不少知青觉得是县里招工,又离家太远而不愿意去。
这年头,有个正儿八经的工作是真理,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是真理,两条真理碰撞在一起,很多人的选择依旧是待在家里做个临时工,总觉得守在家里,总会有转正的机会,除非无牵无挂、无依无靠,又能豁得出去的小青年。
刚从老领导办公室出来,李旭东就碰到了隔壁国家经委的领导,“李旭东同志,来来来,到我办公室坐一会儿,我有些事情想要和你讨论一二。”
“领导,有事您吩咐一声就行,能办的我马上就给您办咯。”李旭东的资历,在同级别的干部中间,算是最低的了,这也难怪,人家不是八路,就是红军,哪是李旭东这个小菜鸟能比的。
“小李啊,我们是本家,我也就直接问你了,你在农业方面出了不少主意,不知道你对于内地的企业有什么考虑,能说说吧?”李姓领导问道。
“内地的企业?您是说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对企业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改革?说句实在的,我家的企业我根本就没管过,不过我家里的三个大能人有两个都在内地,您可以问问她们的意见和建议。我这可是举贤不避亲,您要觉得她们的建议合适,您就采纳,要不要得?”
李旭东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不想太出风头,能推的就推掉,至于把陈雪茹和娄晓娥推出来,那还不简单,反正她们俩都是外国国籍,和他李旭东也没有明面上的关系,说对了说错了完全不关他的事。
“嘿嘿,你家的巾帼英雄要是能出主意,那可就太好了。小李,她们现在都在家的吧,要不要我请她们过来?”李领导也是病急乱投医,完全没想到李旭东是在敷衍他。
“她俩一个是印尼驻华大使馆的参赞,一个是大汉国的驻华参赞,您得去建国门那边的使馆区找她们。不过您也知道,她们都是公私合营的时候出去的,那些原本属于她们家的产业都交上去了,您能不能请得动,我就不知道了。”
其实李旭东不提出这个问题,过不了多久,那些房子和产业能退的,都会退出来,实在退不了的,国家也会折成钱还给这些人。
“这个事情我们也在讨论,那些年,咱们国家确实对不住那些民族资本家,要是能缓上一缓,咱们的工业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落后。”
有些事情,当时做了,而且做得很绝,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得过了很久,大家才能回过味来。
香江的不少商人对大陆是真没什么好印象,当年大陆有不少人就简单收拾了一点家里的金银细软,匆匆地跑去了香江,有些人还被黑吃黑,一家老小全喂了鱼,可以说是相当惨烈。只有少数的富豪勉为其难的挺了过来。
“您最好通过统战部和外交部的领导和她们联系,和她们拉拉家常,培养一下民族感情,再和她们聊聊企业管理的事情。她们是真正的内行,具有丰富的经验,如果内地的企业能得到她们的帮助,说不定能给大家新的启发。”
陈雪茹和娄晓娥是什么性子,李旭东是最清楚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