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走,思想没有形成高度统一。
“嘿嘿,守得云开见月明,您是不知道,我当年过于早熟,极速拉升起来的认知,让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里。咱们为人民服务,首先不就要让人民群众吃饱穿暖有活干么,大家一起建设美好的家园,然后保护她,爱护她,让自己的日子蒸蒸日上的同时,也把咱们的精神文明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来。”
仓廪足而知礼仪 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话是真没说错。
就像是大杂院里的住户们,大家都怕你穷,又怕你富,你有的东西大家都有,你没有的东西,大家同样没有,这样就没有了攀比心理。
当年的李旭东在大杂院里,不就是因为自己过得好,大家过得差而被嫉妒么。
“都想好怎么做了?”老领导皱了皱眉头,低声问道。
“打湿了头发要剃,想要改变华夏现在的处境,就得趁热打铁。您让我当先锋,只要您在我身后,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我也给您杀个七进七出。”
李旭东豪气干云的话,让老领导也颇为感动,这一刻,什么来历不明,什么路线错误倾向,都化为烟云。
“把教育部门的工作交接好,下个月上任。你的级别问题我会在会上提出来,你还有什么要求没有?”
“领导,级别什么的不谈,哪怕是国王,待遇也不过如此,我要是在家享受的话,啥享受没有?我的追求不是这个,我想做事,想真正为老百姓做点事。”
话是真是假,老领导自会判断。
李旭东本就不接触钱财,只有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需要交接,教育部的工作很顺利就交到了部长老宋手里。
“小李啊,你能不能在离任前去五道口技校给77级的大学生讲一堂课?谈谈现在的形势和他们身上肩负的任务,毕竟这一届的大学生是咱全国的‘读书种子’。”
77级这个群体是中断了十一年之后,录取率极低的一届高考。
考生们是一个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磨练的群体,是一个历经艰辛终于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的幸运的群体,是一个经历了最激烈的高考竞争后脱颖而出的群体,是一个大浪淘沙后特色鲜明的群体。
这一级的大学生普遍有一种“知识饥渴症”,这是一个在文化断裂的年代坚持学习的人所形成的群体大学期间都努力抓住机会,给自己补课。
恢复高考改变了以往许多人听天由命、前途由领导决定的观念,使广大知识青年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处境,让人们觉得有了盼头,普遍带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学习。
虽然还处于物质高度匮乏的年代,粮票、布票、肉票、油票……许多生活必需品都凭票供应。但大学生普遍有助学金,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
“我给他们上课?您是说让我演讲,或者是开个座谈会,是吧?”李旭东有些懵逼,给大学生上课,自己那张函授文凭不硬扎啊。
“嗯,差不多吧,你的见识广博,对于国际上的那些高科技,你算是咱华夏最了解的,完全可以和他们聊到一起去嘛。”老宋也不知道是怎么个意思,一定要李旭东和这些大学生一起聊一聊。
“那就二十六号吧,也不拘是五道口技校,旁边的学校也一起吧,不过您得容我先准备准备。”
李旭东有些紧张,他给大学生吹牛逼之前,得在家里打好草稿。
二十六日很快就到了,座谈会定在八点半,一大早,五道口技校的操场上就挤满了来自各个大学的学生们。
“未来的各个行业的大佬们,你们好!”
李旭东的开场白很简单,77级的大学生虽然招收的人不多,但四九城的大学实在是太多了,大学生们也是全国最多最大的一个群体。
“百年能几何,三十已一世。在‘读书无用论’笼罩大地的知识贬值的荒唐岁月里,你们依然不忘初心,坚持苦读,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你们赢得了光阴,赢得了时代,笑到了大学的校园里。”
“同学们,这是个思想开始大解放的时代,是知识开始变得极有价值的时代,你们七七级作为潜力无限的大学新生、社会大众眼中的天之骄子,你们身上焕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青春,应该向全中国人民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呐喊。”
“最近这两年,你们亲眼看到天翻地覆的社会转变,并痛入骨髓地反思过那些曾经深信不疑的所谓神圣教条。”
李旭东顿了顿,他的话已经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共鸣。
“同学们,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