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允许的人不能进来吧?把心放到肚子里,那姓张的不敢动我们。至于那个姓林的,这样的人我还不放在眼里的。明儿咱们该上街还上街,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李旭东还没狂妄到认为全天下没人可以动我,他的想法很简单,一个只会耍阴谋诡计的人,必定只会通过各种算计先搞臭自己,然后才会对自己下手。
能混到一定位置的人,就没一个傻的,张主任虽然知道了李旭东不给自己面子,只是将林主任批评了一番,并没采取什么行动。
确实,这张主任不是什么好鸟,他在心里谋划着更大的棋盘。
年初的时候,首长下了三条指示,一条是关于理论问题的,要反修防修,再一条是关于安定团结的,还有一条是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眼下老邓同志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的政治方针和军队工作,对各条战线进行整顿,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坚决反对派性,大力促进安定团结,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有了明显的好转。
只要做事,就总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也就有了漏洞,老邓同志指出:“现在是问题成堆”,“军队被搞得相当乱”,强调“军队要整顿,要安定团结,要落实政策”,“要增强党性,消除派性,加强纪律性,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主抓的就是国民经济工作,他还多次强调:当前有好多事要办,“特别是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他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
随着铁路整顿、钢铁整顿、财经整顿、国防科技整顿,扭转了这些部门的混乱状态,进一步明确了整顿的指导思想,丰富了整顿的措施。
一批敢于斗争的干部和群众站到了反对派性、克服无政府主义思潮的行列。大胆地抓生产、抓业务,使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得以恢复,生产和经济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
“三项指示为纲”的年代里,老邓只做了一项指示,即把生产搞上去了,前面两项老邓同志根本就没提及,首长要他主持某某决议,他居然推脱说:由我主持写这个决议不适宜,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老邓是留过洋读书的,见识比内地的同志高明很多,思想比其他同志要开放,他希望带领着国民走上富裕的道路,而不是整日里进行路线斗争。
老邓的思想错了么?没错,但是在自己没有大权在握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主张,这就留有大把可以被人攻击的借口。
张主任觉得要是能把李旭东和老邓联系起来,一起打倒......
李旭东是真没当回事,他的身边什么时候都没断过算计他的人,被人算计的多了,他也就见怪不怪了,只要在内地没有资产,怕个毛啊!
“爷,这边破破慥慥的,有什么好看的啊?”赵雅芝指着前面破破烂烂的大楼说道。
四行仓库建于1931年,由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造的货物堆栈,因此得名“四行仓库”。说是仓库,其实是七层钢筋水泥结构大楼,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当时西藏路桥周边地区最高的建筑。
“这里虽然破破烂烂,但这里有华夏军人以弱抗强的不屈意志,你去看看那些至今还以留在墙上的弹孔,试试能不能感受到老一辈保家卫国,甘愿牺牲的精神。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一场战斗,因为先辈的热血,而成为民族永远的记忆。山河重整,精神永存。”
李旭东不想教育谁,他只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国牺牲的国军兄弟,同是华夏儿女,同室操戈之后,那些人依旧是华夏的一份子。
抗日的过程,是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是整个中华的全民族抗战,是一场全民族的战争,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夏儿女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完全归功于某一人、某一党派、某一阶层,那都是对历史的否定和污蔑。
“爷,您要是生在那个时代,一定会是位顶天立地的大将军。”赵雅芝恭维道。
“嗬,将军不将军的不敢说,但懦夫和逃兵里绝对没有我。我生活在这个年代,能做的不多,凡事尽力而为,无愧于心,便已知足了。”李旭东自嘲地笑了笑,真要是上战场,自己不是牺牲在淞沪战场上,就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