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他们感到担忧的不是政治家的勾心斗角,而是因此日益滑坡的国民经济水平。
“德昂民族军”先是派人在散发传单,列举了很多吴奈温独裁政府的罪名,然后宣布起义。
自称“联邦民族民主阵线”的少数民族组织没过三天,跟着宣布起义。
“怎么回事?这他娘的是怎么回事?!”李旭东在房间内一阵阵发晕,哪怕是穿越而来的他也不是万能的,他不可能知道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大事。
难道这次武装起义的成果被有心人算计了?
军政府老大吴奈温,打算把缅甸的多民族、多语言情况统一一下,即推行“一个语言、一个民族、一个宗教”的构建理念。
这可踩了缅甸境内少数民族的尾巴,如此一来他们手里的权力会被削弱,自治权也会被渐渐拿走。因此缅甸境内少数民族聚集在一起,组成了“联邦民族民主阵线”。
说穿了就是不满失去了民族自治权的少数民族自发组织的一股反抗力量。
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李旭东放下心来,“小赵,帮我联系王司令,战事可能会有延长,说不定我们需要直接打到仰光。再联系陈雪茹,所有后勤和战略物资要源源不断的运到内地,一定要确保安全和高效。”
李旭东虽然不去前线,但他身上的责任很重,好些实际问题看着不起眼,不过处理起来最是麻烦。好在身边有了红袖添香,他的日子过得还算舒适。
吴奈温亲近苏联,对西方国家不太友好。他的笼络手段也如前韩国总统出如一辙,对百姓横征暴敛,对军方却异常大方。
吴奈温是个颇有手段的军阀独裁者,是个典型的大缅族主义者,整个军方除了少数几个将领,都坚定的支持他。
缅族人生活的地带是富饶的伊洛瓦底江流域,他的军政府就是把控着这段土壤肥沃的地区。但军政府对盘踞缅北的少数民族武装鞭长莫及。
这次造反,李旭东也算是借了西方国家的势。
每天都会有机要秘书送战报过来,战事没什么变化,吴奈温的军队还没组织起像样的抵抗,联邦民族民主阵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发地冲在李家军的前面,主动替李家打头阵。
“王司令,您觉得这个民主阵线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消息为什么这么灵通?”李旭东邀请了王司令员过来吃饭。
“嘿嘿,小李啊,我们以前在缅甸这边有过驻军,后来才撤回去的。这次你来了,那些亲近我们的人就组织了这个民主阵线,我估计他们是想分杯羹汤吧。”王司令管理滇省的军队好几年了,很多事情他都知道。
“哦,那打下来的缅甸算谁的?咱们国家想要插手?这不可能实现吧。”李旭东冷静的问道。
“你放心,你打下来的地盘自然是你家守着,我们不会插手的。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国际形势,苏联想要从陆地上困住我们,老美想要从海上困住我们,他们谁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次你家插手缅甸,我们的外交人员也是顺水推舟,给这些亲近我们国家的缅甸人找到一条活路。”王司令的话里充满了余味。
“王司令,这缅甸我家还是会采取君主立宪制,而且宣传、军队都得是我家的人在掌控,咱们国家目前很难从李家身上占到便宜啊。”李旭东有自己的立场,国家在没有强大之前,李家靠向内地,只会遭到无数的打压。
“哈哈,你的顾虑大家都知道,国家积弱,不仅给不了你家该有的保护,反而好些事情还要麻烦你帮忙解决。小李啊,缅甸的少数民族过得苦,他们进行反抗也就是想为自己的生存求得更大些的空间。你家在印尼的政策就很好嘛,所有民族都一视同仁。你们在缅甸,是不是也会实行这样的政策啊?”
王司令员打了个哈哈,缅甸的那些人之所以抢着出手,无非就是给李家一个投名状,好让李家今后记挂着他们今天为李家做的马前卒。
“政策肯定是一视同仁的,我顾虑的是意识形态问题。吴奈温的那套不得人心,以为笼络了军方,缅甸就归他操控,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李长河拿下缅甸,对滇省的经济发展是个很大的利好。如果国家能投入一些资源,对滇省进行修桥铺路的基础投资,两国之间就能形成必要的帮扶,祖国的大西南就不会在全国经济建设中排名靠后咯。”
投桃报李,李旭东的话说得轻松,但建设大西南,少不了修桥、修路、修隧道。内地最难的地段大概就在云贵川桂和西北几个省了。
内地的基础建设本就不多,建设力量也不够强,要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