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盟舰队协助搭建的本源能量收集站刚启动半日,收集站旁的临时营帐内便传来一阵争执声——赵灵曦捧着《鸿蒙龙渊秘录》站在左侧,指尖点着书页上“地脉修复优先级”的文字;苏清月握着水脉玉瓶站在右侧,瓶中时空净脉水泛着微光;柳轻烟则拿着东荒民生报表,眉头紧锁地看着两人。“本源能量应优先修复东荒地脉核心!”赵灵曦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秘录记载,地脉若不尽快稳固,之前清除的邪能可能重新滋生,七界根基会再次动摇!”
“可东荒百姓因邪能侵袭,半数人仍受‘虚弱症’困扰!”苏清月上前一步,水脉玉瓶轻轻晃动,“本源能量若能先提炼成‘净化药剂’,能快速缓解百姓痛苦,这才是眼下最紧迫的事!”柳轻烟则将报表递到两人面前:“北域粮田因邪能污染减产30%,若不用本源能量改良土壤,秋收时会有百万百姓面临饥荒,民生问题才该放在首位!”三人各执一词,声音渐渐提高,连营帐外的能量收集管线都因情绪波动引发的微弱能量冲击,泛起细碎的波纹。
刚完成能量传输藤网检查的子女军团听到争执,没有回避或等待唐风云调解,而是主动走进营帐——经历过跨文明协作的历练,他们已能从争执中判断出“需要用理性分析与数据支撑化解矛盾”,而非单纯依赖长辈决策。阿木握着探测腕仪,屏幕上已调出七界地脉、民生、医疗的三维数据模型:“我们刚分析过本源能量的总量——当前收集速率为每小时100单位,预计24小时后能积累2400单位。若将能量拆分为三部分:800单位修复地脉核心(稳固根基)、600单位提炼药剂(缓解病痛)、1000单位改良土壤(保障民生),既能满足三方需求,又不会造成能量浪费。”他不再是“跨文明协作主导者”,而是能结合数据、平衡多方诉求的“矛盾调解核心”,连每部分能量的使用效率都标注清晰:“地脉修复后,能减少后续50%的能量损耗;药剂提炼可批量生产,覆盖东荒80%患者;土壤改良能让粮田亩产恢复至邪能前水平。”
阿陨扛着光脉屏走到营帐中央,星绒从他肩头跃起,尾巴光球泛出柔和的金光——这次它没有聚焦能量信号,而是将金光轻轻笼罩在三人身上,原本紧绷的氛围瞬间缓和几分。“光脉屏捕捉到你们的情绪波动——灵曦姨姨的焦虑值65%、清月姨姨的急切值70%、轻烟姨姨的担忧值68%,但我们的方案能让三方诉求的满足度都达到85%以上。”阿陨调出光脉屏上的情绪曲线,随着金光的笼罩,三条波动剧烈的曲线渐渐平缓,“星绒的光脉能安抚情绪,我们可以慢慢讨论细节,不用着急做决定。”他的角色已从“战术引导核心”升级为“情感协调者”,能借助灵宠的特殊能力缓和氛围,为理性沟通创造条件。
阿雾握着共鸣杖,小龙盘旋在她头顶,雷脉龙息环泛着与本源能量同源的微光——她没有介入争执,而是走到营帐外的能量收集管线旁,用藤条轻轻抚平因能量冲击产生的波纹:“其实本源能量有‘协同效应’——修复地脉时,溢出的能量能顺带净化周边土壤;提炼药剂的残渣,经过处理后可作为土壤改良的辅助剂,三者并非完全独立。”她一边说着,一边用藤条在地面画出能量循环图:“地脉修复→溢出能量净化土壤→药剂残渣辅助改良→改良后的土壤滋养地脉,形成闭环后,能节省20%的能量消耗。”阿雾的声音温和却有条理,原本各执一词的三人都不自觉地凑到图前,认真听着她的分析——她已从“多维防御工程师”蜕变为“方案优化者”,能从能量特性出发,找到三方诉求的契合点。
阿炽、阿雪、阿汐则分别走到三人身边,用更具体的执行计划支撑阿木的方案。阿炽将超维火焰控成细小的火纹,在报表的粮田区域画出改良范围:“我可以用‘本源滋养火’配合能量改良土壤,比单纯注入能量效率提升30%,600单位能量就能达到原本1000单位的效果,省下的400单位可补充给药剂提炼。”阿雪则用玄冰刃在秘录的地脉图谱上标注修复节点:“地脉核心的关键节点只有3处,集中能量修复这3处,600单位就能达到稳固效果,省下的200单位可用于粮田改良。”阿汐则取出水脉瓶,将少量本源能量与净脉水混合:“药剂提炼时加入10%的净脉水,能让药效提升50%,原本600单位能量能多覆盖20%的患者。”
三人的补充方案让赵灵曦、苏清月、柳轻烟眼前一亮。赵灵曦指着地脉图谱上的节点:“若集中修复这3处,确实能快速稳固地脉,溢出的能量还能净化周边土壤,一举两得。”苏清月晃动着水脉瓶:“加入净脉水后,药剂产量能翻倍,百姓的痛苦能更快缓解。”柳轻烟则看着粮田改良范围:“效率提升后,600单位能量就能解决粮田问题,还能省下能量应对其他突发状况。”争执的氛围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方案细节的讨论。
星绒此时跳到苏清月的肩头,尾巴光球轻轻蹭了蹭她的脸颊,苏清月忍不住笑出声;小龙则飞到赵灵曦手边,雷脉龙息环泛着微光,像是在催促她尽快确定地脉修复时间;阿雪趁机将玄冰刃递给柳轻烟,让她在报表上标注需要优先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