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142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54

第142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54(1 / 2)

两汉乐府诗——7

8)《孔雀东南飞》—2

释义:

一、这诗始见于徐陵的《玉台新咏》。

写作年代,历来有许多争论。

有认为是汉末建安时作品(196—220年),以本诗小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

一言作为依据而定。

也有认为是六朝时的作品。

以诗中“青庐”

是北朝的婚礼制度,“龙子幡”

是南朝风尚,作为出自六朝时的证据。

这两种说法,以前一说为可信。

《孔雀东南飞》是汉末建安时的民歌,流传既久,经过文人增附润饰,遂有六朝的名物制度的反映,和《木兰诗》的情况差不多。

《孔雀东南飞》属“杂曲歌辞”

,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它代表汉代乐府民歌展的最高峰。

二、这是中国五言叙事诗中独有的长篇,长达1700多字。

叙述一对青年夫妇,彼此爱情很深,但因女的不为婆婆所喜欢,横被拆散,以致造成双双自杀的悲剧。

这种情况,在过去封建社会是不稀奇的,女子出嫁以后,不但要随顺丈夫,而且要会侍奉公婆。

得罪了婆婆,就算犯了“七出”

的罪,任有什么长处也一笔勾销,是非曲直,有口难辩。

一切皆须听从家长的摆布,否则就是“不孝”

在这种封建旧礼教的压迫下,不知屈死了多少男女青年。

这长诗,详尽地写出了一个封建家庭悲剧的全部经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出了强烈反对旧礼教的呼声,对世间凶狠的封建恶婆提出郑重的警告。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这就是千余年来这个故事和这诗,都受人重视的原因。

《孔雀东南飞》运用很高的艺术手段,表现了鲜明强烈的反封建的思想内容,确实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中的杰作。

它流传了1700多年,在五四时期反封建运动里,还被用为反对吃人礼教的武器,今天仍然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三、全诗可分为四段:

1、第一段从开端至“会不相从许”

,写兰芝自诉苦痛的心情,再写仲卿为兰芝求情,焦母坚执不允的情况。

2、第二段从“府吏默无声”

至“二情同依依”

,写兰芝离开焦家的情形:先别丈夫,再别婆婆、小姑,最后与仲卿在大道口分手,互相盟誓,决不负心。

3、第三段从“入门上家堂”

至“愁思出门啼”

写兰芝回娘家后的不幸遭遇:县令、太守一再求婚,阿兄逼嫁,太守迅准备迎娶,阿母催促准备嫁妆,矛盾愈来愈表面化。

4、第四段从“府吏闻此变”

至末,写兰芝、仲卿因反抗礼教而双双殉情的结局;并通过诗人的想象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感情。

译文(参考)~1

《孔雀东南飞》

序言:汉末建安时期中,庐江县府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兰芝),被仲卿母亲遣走,她誓不再另嫁。

在家里人再三逼迫下,投水而死。

仲卿得知,也在庭树上自缢。

时人悲伤,作诗如下。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寓意夫妇离散)。

刘兰芝自述道:“我13岁就能织精白的绸绢,14岁学会了剪裁衣服,15岁会弹奏箜篌(古弦乐器),16岁会诵读诗书。

17岁出嫁,但是心中却常苦悲。

夫君是一位府吏,对爱情坚贞不移。

(夫君忠于职守,常宿府中)我经常一人留守空房,与夫君相见稀少。

我每日鸡鸣时就开始机织,夜夜不得休息。

三天就织好五匹布,但大人(婆婆)还嫌慢。

不是因为婆婆嫌我织得慢,而是难为夫家的媳妇。

我不堪驱使,徒然留在这里又没什么用。

便告诉公婆,尽快把我遣回娘家。”

府吏(丈夫)得知后,在堂上禀告母亲:“儿子是个穷相,没有多大出息,幸运得到这么好的妻子。

我们誓结同眠,一直到死都要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刚二、三年,不是很久。

妻子的行为没有不正当的地方,哪里料得到会使你不喜爱?”

母亲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固执死板,遇事想不开!

她不懂礼节,举动自以为是。

我已经怀怒好久了,你岂可自作主张!

东家有个贤惠的女子,名叫秦罗敷。

形貌无比可爱,阿母已为你求婚。

要尽快把刘兰芝遣走,千万不要留她!”

仲卿长跪诉,我有话启禀母亲:“今若赶走兰芝,我终身不再娶妻!”

阿母听后,用拳头敲着坐椅,

最新小说: 遮天:我自仙古来 末世枭雄,我边女神多亿点怎么了 公路求生:开局一轮椅 斗罗:我唐舞麟真的不是魅魔 早通关了,你才拉我进怪谈 梦境穿越时 LOL:电竞圈第一魅魔 霍格沃茨的自然魔法 LOL:那年十七,世界第一 杀死那个史蒂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