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78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46

第78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46(1 / 2)

诸子百家散文(38)

11、《吕氏春秋》

着作介绍: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相国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原书分十二纪(六十篇),六论(三十六篇),八览(六十四篇),加上序意,应该有161篇,但现在八览里缺了一篇,所以全书现存160篇。

因为书中有八览,后人也叫这部书为《吕览》。

这部书由于是集体着述,思想很不统一,很多地方甚至相互矛盾。

在文字上也有杂凑的痕迹。

大致说来,它的思想是以儒家、道家为主,兼采墨、法、名、农各派的学说,所以从东汉的班固起,都把《吕氏春秋》列为杂家的着作。

它既有各家的精华,也有各家的糟粕。

由于它想调和各家的观点,使之成为《吕氏春秋》新的思想体系,所以有不少主张都不及原来各家的说法彻底。

《吕氏春秋》还没有较好的注本。

东汉高诱的注,今天看来简单了一些。

清朝人作了不少校勘工作,基本上补正了原文的脱漏和错误。

现在通行的是清朝毕沅的校刻本。

比较完善的要算近人许维遹(yu欲信)的《吕氏春秋集释》。

吕不韦(?——公元前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

原为阳翟(今河南禹县)大商人,后任秦相国。

《吕氏春秋》主要着作:

1)《去私》

原文: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雠耶?”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雠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

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钜子腹?,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

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忍所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吕氏春秋》

释义:

《去私》篇见于12世纪中的《孟春纪》。

《孟春纪》包括五篇文章,《去私》是最后一篇。

这里选的这两则历史故事,是引来作为例证的。

古代子书里常常用这样的写法:一方面讲些比较抽象的道理,同时引用史实或传说,以阐明并证实所说的道理。

《去私》这篇文章,重点在于指出处理公务的一个原则:要公而忘私(自然,这里所谓“公”

,还是站在当时统治阶级的立场说话的,与我们现在所谓“公”

不能并论。

)。

引来阐明去私之理的两则历史故事,都选得很有典型性,一个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的恩怨,一个是为了守法而杀死自己的儿子。

这样的例证,内容具体,形象鲜明,能够使文章有说服力。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公元前557年至公元前532年在位。

祁(qi其音)黄羊:晋国的大夫,名奚,字黄羊。

2、南阳:古地名,在今河南获嘉县。

可:适宜,可以。

这里的“而”

,用法比较特殊,一般据王念孙说,把“可而”

理解为“可以”

3、解(xie谢音)狐:人名。

4、尉:管理军事的官。

5、午:人名,就是祁黄羊的儿子祁午。

6、前一“子”

作代词,后一“子”

作名词。

子之子:你的儿子。

7、论:言论,主张。

8、举:推荐。

9、墨者:墨家。

钜子:墨家称对墨学有成就的人为“钜子”

腹?(tun吞音):人名,姓腹名?。

10、秦惠王:也称秦惠文王(“惠文”

是谥号),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公元前338年至公元前311年在位)。

最新小说: 梦境穿越时 公路求生:开局一轮椅 柯学世界中的忍者 遮天:我自仙古来 杀死那个史蒂夫! 末世枭雄,我边女神多亿点怎么了 霍格沃茨的自然魔法 LOL:电竞圈第一魅魔 斗罗:我唐舞麟真的不是魅魔 早通关了,你才拉我进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