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散文(17)
8、《孙子兵法》
孙子的主要着作
2)《谋攻》
注释:
1、谋:谋划。
攻:进攻。
《谋攻篇》讲的是谋划军事上进攻的事情。
2、凡:所有的,一切。
法:法则。
3、全:保持完整。
破:击破。
这句说:使敌人举国完整地降服是上策,用兵击破那个国家是次策。
4、军:古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
5、旅:五百人为旅。
6、破旅:击破敌人的旅。
7、卒:百人为卒。
8、五:五人为伍。
9、是故:因此。
10、善之善:高明中最高明的。
11、屈:屈服。
这句说:不战而能使敌人之兵屈服。
12、兵:此指战略。
上兵:最好的战略。
伐谋:破敌人的计谋。
13、伐交:破敌国与别国的联合。
14、伐兵:击败敌人的武装力量。
这里的“兵”
指“武装力量”
。
15、这句说:下策是攻敌人的城。
16、修:制造。
橹: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登高侦看敌军的高台,这里指建有楼橹的巢车。
轒辒(fen91en坟温音):巢车,一种攻城用的四轮车。
车上有望台如巢,以便远望,故名。
17、具:准备。
器械:攻城用的器械,指飞楼、云梯等。
18、闉(y因音):同“堙”
,土山。
距闉:积土成闉,高临敌城,叫距闉。
19、胜:堪,经得住。
忿:愤怒。
这句说:将帅愤怒(急躁)不堪。
20、蚁:名词作状语,象蚂蚁似的。
附:引申有攀、援、爬的意思。
之:代词作宾语,指城。
这句说:而(令士兵)像蚂蚁那样爬上敌人的城墙。
21、士:士兵。
这句说:(爬城的)士兵被杀死三分之一。
22、拔:攻取。
、灾:灾害。
24、这两句说:毁灭敌人的国家,不须旷日持久。
25、这句说:必须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
26、顿:通“钝”
。
兵不顿:意思是军队不受挫伤。
利:胜利。
这句说:军队不受挫伤而能取得全胜。
27、十:指十倍于敌人的兵力。
敌:相等的意思。
不若:不如。
逃:退却,藏匿。
避:避开。
这六句说: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同敌人的兵力相等就要能战胜他们,比敌人的兵力少,就要退却,比敌人的兵力弱,就要避开敌人。
28、敌:军队。
坚:固执坚持。
这两句说: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固执坚持,强大的军队(就要)擒住(它)了。
29、辅:辅佐,用如名词。
30、这里的“辅”
是动词。
周:周备。
隙:缺陷。
这两句说:(将帅对国君)辅佐得周备,则国家必强;(对国君)辅佐得有缺陷,则国家必弱。
31、患:害。
患于军:为患于军,不利于军队。
这句说:国君不利于军队的情况,有三种。
32、谓之:叫它,让它。
縻(i迷音):牵系,束缚。
这五句说:不知道军队不可以进,而让它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退,而让它退;这叫做牵制军队。
33、三军:军队的统称。
同:参与,干涉。
惑:迷惑。
这三句说:不懂得军队的内部事情而干涉军队行政,军士就会迷惑。
34、权:权谋,权变。
任:指军中任免将士之事。
这三句说:不懂得军队的权变,而参与军中的任免事项,军士就会怀疑。
35、诸侯之难:列国诸侯(乘隙进攻)造成的祸患。
36、乱:扰乱。
引:夺。
这句说:这就是所谓扰乱军心,自我失败。
37、知胜有五: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胜利。
38、识众寡之用:懂得兵多怎样运用,兵少怎样运用。
39、上下同欲:军中上下同心同德。
40、虞:有准备。
以虞待不虞:以(自己的)有准备,对付(敌人的)没有准备。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