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 > 第50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8

第50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18(2 / 3)

技术高明,从未接触过使刀口钝折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了!

良庖(优良的屠夫)和族庖(一般的屠夫)每年或每月都更换屠刀,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牛体的结构,生割硬砍。

现今我的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啦,解牛数千,而刀刃像新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

牛身上的骨节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庖丁的刀口却薄得好像连一点厚度都没有;用极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之中,显得非常宽绰,刀刃就有足够活动的余地了(即游刃有余)。

解牛十九年,而刀刃像新磨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每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也常常觉得很难下刀,就非常警惕,对它引起戒心,目光也被它牵制住,集中在一点上,我的动作也因被它牵制而缓慢了,不敢急躁,轻下刀,豁然就把牛解开了,整个牛就像堆积在地上的一堆土。

这时,提刀而立,四处观望,心满意足,很是得意,把刀擦拭干净,藏进刀套里。”

文惠君说:“好啊!

我听庖丁讲解,知晓了养生的道理。”

注释:

1、庖丁:厨工。

另说:丁是庖人的名字。

文惠君:即梁惠王。

解:解剖,宰割。

解牛:宰牛。

2、所触:接触的地方。

3、倚:靠。

4、履:踩。

5、踦(yi倚音):用一条腿的膝盖顶住。

连上三句都是写解牛的动作。

6、砉(hua花音)然:皮骨相离声。

然:词尾(可去掉)。

向:同“响。

作“响应”

解。

向然:形容声音与动作互相响应,和谐一致。

这几句说:因为庖丁知道牛体关节的所在,所以凡他手、肩、足、膝所触及的地方,牛关节都生砉砉的响声。

7、奏:进。

騞(hu0豁音)然:比砉然更大的声音。

这里是形容进刀解牛的声音。

8、中(h0ng众音)音:合于音节。

9、桑林:商汤时乐调名。

另说:战国时宋国的舞乐名。

《桑林》之舞,即用《桑林》伴奏的舞蹈。

这里指舞的节拍旋律。

这是承上文“手之所触”

四句而言。

意思是说庖丁解牛时手触肩倚,种种动作所出的声音,都符合于《桑林》之舞的节拍旋律。

10、乃:而。

经:尧时的乐曲名。

会:节奏,音节。

这是承上文“砉然”

二句而言。

意思说庖丁解牛时所出的种种声音都符合于《经》这一乐章的音节。

11、譆:同嘻,赞叹声。

善:好。

12、盖:同“盍”

(he合音):意义同“何”

这句意思说:解牛的技术何以竟高明到这样地步呢?

13、释:放下。

14、臣:庖丁自称。

好:爱好。

道:道理,指事物的规律。

15、进:过。

乎:于。

进乎技:已经过一般技术了。

16、始:开始,起初。

17、这句说:所看见的牛没有不是全牛的。

意思是没有能看到牛身的空隙可以进刀之处。

18、这句说:未曾见过整个的牛,这是说庖丁对于牛的全身,何处有空隙,何处有筋骨,已经非常了解,所以未曾把一头牛看成是整个的牛,而只是把它看成许多可以解剖拆卸的零件。

19、方:当。

方今之时,等于说“现在”

20、遇:会合,这里有接触的意思。

这句说:我以精神(跟它)接触,而不用眼睛看。

21、官知:指感觉器官如眼、耳之类。

神欲:指精神活动。

这句意思说:解牛时可以完全不用感觉器官,而只靠精神活动来行事。

22、依:按照。

天理:天然的腠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批:击。

却:同“隙”

,指牛筋骨间的空隙。

24、导:循着。

窾(kuan款音):空穴。

指牛体内骨节间的窍穴。

25、因:依照,顺着。

固然:原来的那样。

指牛的本来结构。

26、肯:粘着骨头的肉。

綮(qi启音):筋肉聚结的地方。

肯、綮,都是使刀口钝折的地方。

尝:试,这里是指接触。

这是一个倒装句,意思说:用刀的技术高明,从不接触过使刀口钝折的地方。

这是说庖丁解牛,凡经络、肯綮的地方,都

最新小说: 怪谈摄影师 杀死那个史蒂夫!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逍遥世子爷@qimiaoBsOIl2 天机骰子 雄兵连之武安君 同时穿越:龙族分身流的龙之众 LOL:那年十七,世界第一 我有商城空间系统,先养娃再打仗 纣王捡到封神演义,但黑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