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安宁,连带着也施舍给土地上那如同蝼蚁般的百姓,一些喘息存活的机会。
而狂暴一些的,便会走上陈胜吴广的道路。
这如何让甘英不觉得郁闷?
他在西海停留过不短的时日,与赵裕的关系,也让甘英足以夸耀一句:
“宋国是在我的见证下建立起来的。”
因此,
甘英对此时宋国的情况,倒是比自己的家乡要熟悉不少。
国朝初立,
上下一心,
纯质朴素……
那是真的生机勃勃,万物竞发。
相较之下,
在皇帝刘祜彻底掌权后,带头释放出压抑多年本性,痛快享受一切,乃至于连天子名器都任由他人分润的大汉,便有些衰败的架势了。
这位君主对待国家,时常斤斤计较。
对待自己信任的人,却是大方的令臣子发指。
他甚至连身边的宫女都愿意恩泽一番,让她们与宦官联合起来,控制皇城以内的力量!
这下是真的不用再拿他跟前汉的成帝、哀帝对比了,
后者可没干过放纵宦官宫女的事情。
“我近来还听说,大汉皇帝在明知国库空虚的情况,又下令为自己的乳母营建新的宅院。”
宋使的话语,将企图埋头装死的甘英拎了起来。
甘英叹息的应下,“是的,是有这样的事。”
比起邓太后执政的那些年,大汉的天灾的确平息了许多。
但并不能说天下就此太平无忧了。
该来的还是要来,
只是不会像前面那样毫无规矩、超出凡人经验范围罢了。
所以,
朝廷该发的赈灾粮,也一直在发。
这些都是先前习惯了的东西,府库有出有入,算上邓太后留下的积累,本不该出现什么透支问题。
奈何皇帝对这样的收支平衡感到不满。
他伸出自己的大手,从里面掏了大量的钱粮,赐给自己的乳母、外戚、亲信们。
这份量对比两汉先帝,那可是翻了五倍的!
邓绥就算把自己的血都卖出去,省下来的钱也不够皇帝挥霍的啊!
于是两三年而已,
原本充实的府库便空虚起来,今年的灾情也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让许多百姓丧失了性命。
像杨震这样的臣子又疯狂的写起奏疏,希望唤醒皇帝的良心和责任感。
但皇帝不听,还以“野王君抚养太子,苦累颇多,当移居新宅,以为嘉奖”为理由,给这位乳母修新房子。
花费足有上亿钱。
而负责这件事的中常侍樊丰、侍中谢恽等人见到皇帝根本不听别人劝谏,一味的沉浸在建设的快感中,也跟着肆无忌惮起来。
他们伪造起了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