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习俗。
更重要的是,
杞王认为:
古波斯人可以从高原发家,将收税的官吏最远安排到信度河这边,
那他们凭什么不能做到相同的事呢?
不求像中原那样,随意任免地方官吏,如臂使指般集中权力。
可开疆拓土,增加人口和赋税,也是一件足以让自己死后获得上等庙号、谥号,并名留青史的美事嘛!
何况嬴秦与前朝夏国,本就约为兄弟,立下过互帮互助的誓言。
如今嬴秦崩溃,遗民惨痛,杞国作为夏国的继业者,也应该出手,帮助一二嘛!
对此,
班超和甘英都没有反对。
只要不琢磨着来挑衅中央之国,染指大汉的利益,他们对域外的纷争,并不会太上心。
反正西海乱成这样,至今没有角逐出一个主干,自然也不好请求大汉皇帝、诸夏天子,像帮助当年的新夏人一样帮助自己。
西海的大乱斗舞台上,可没有蛮夷登场呢!
随后,
甘英又说起西海的事。
“晋国近来又起了波折,这次能够平安通过西海,直达罗马国,也是依靠了其国新受封的宋公。”
西海多战乱,
以至于陆地的商路受阻,甘英初次前往罗马,也是至其而返。
之后再出使了两回,
一次是通过杞国的瓜州乘船,一路到达罗马。
一次便是途径晋国,受到宋国公赵裕的帮助。
对于大汉来说,
任何方面都是不能弱于他国的。
罗马使者来了两次,都是乘船而来。
那他们就从海上去一次,从路上去一次,狠狠地超了罗马!
而投桃报李,
甘英对帮助自己的赵裕也很有好感,在班超面前对之多有夸赞。
班超因此感慨起来,“若此人之后不至于早亡,想来西海能够在他手上恢复太平。”
这么多年来,
西海并不是没有出现过雄才伟略之人,
只是要么前明后昏,自其得之自其失之;
要么便英年早逝,含恨黄泉。
班超这位局外人见了,也忍不住飘摇多年的西海发出叹息。
“那罗马国近来如何呢?”
玉门关逐渐的近了,甘英也讲完了西海的事,班超便询问起他出使的最终目标。
甘英告诉他,“罗马是泰西盛国,其土广大,当今在位的君氏也称得上一代明君,近些年来还没有出现衰颓的气象。”
“若说问题——”
“其一便是罗马国中尚有崇古之辈,想要恢复百年以前的共和之制,对君王多有抨击。”
班超无所谓的回道,“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