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52章:燕国的寒冬

第552章:燕国的寒冬(5 / 5)

sp; 治国的根本是道义,信用是国家能够得到运行的重要条件,而权术只是弥补不足的手段而已。

    “可当年建国者的大义还存在于人心之内,却已不存在于甘棠宫中。”

    “信任也随着肉食者可鄙的种种行为,日益消散,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起来。”

    “只剩下有关权力的争夺,还能消耗一些智慧……”

    可智慧投入到争权夺利,为图自己爽快中去了,还算得上是“智慧”吗?

    “儒家提倡的,用德行来治理国家,可以团结上下、君臣、宗族……虽有法度之失,却也不至于让人心寒凉。”

    “法家提倡的,用律法来治理国家,可以约束人心中的放纵、欲望……虽有过苛之失,却也能让国人行走在大致的路上,不至于四散跑开。”

    可燕国如今,

    最重要的义、信不再,

    贵人舍弃国家根本而只短视的追逐能够及时获得的好处,制定了法度却又不断违背它,旧日的道德也崩坏了许多。

    上下唯一的共识,

    也许就是都在想办法朝着大汉跑路吧。

    “无妨的,等到大局已定,凭借你的才能,还能够在大汉担任官职,不是吗?”

    刘楚使者这样安慰燕国的同行。

    后者苦笑摆手,没有应他的话。

    他只是对塔西佗说,“国家、族群,是人心凝聚所成。”

    “它犹如盲人抚摸的大象,不可窥其具体,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明白它所拥有的力量。”

    “但这一切,都需要信义作为根基。”

    “不论其国制度,是共和行政,还是集权独治,失去了信义,便是失去根基。”

    “大树会因此倒下,泉水会因此枯竭。”

    “你与其纠结‘国制’的方式,还不如为国人树立一个共识,提高国家的信义。”

    “这样,百姓才会跟着你走。”

    想起燕国建立的原因,

    想起燕国衰败的原因,

    使者说完,又沉默下去。

    塔西佗坐在原地若有所思,最后点点头说,“我知道了。”

    过了一段时间,

    燕使讨来的赈灾之物准备齐全,他便抖了抖衣服上的风雪,返回了国中。

    但这些东西对燕国来说,只是解了雪灾的燃眉之急。

    开春化冻,河水会发生凌汛,到时又是需要人奔波忙碌。

    “如果今春的凌汛没有带来太大的破坏,燕国还能延续几年的国运。”

    阴间的死鬼,阳世的有识之士,都在冬春之交时,做出这样的评价。

    洛阳的君臣也关注着长城外的辽东之地,商量着用兵收复那里的时机。

    而还没等到燕国的春日受灾情况传到洛阳,

    永元九年刚刚到来的时候,

    窦太后去世了。

最新小说: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藏钟 蒲剧 匪殿下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这个书生有点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