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表示认可。
他说:
“只是鞭策百姓,这能有多大的用处呢?”
即便有效一时,也得不到长久。
要么用革新的方式,让下层获得足够的利益,令之成长壮大,与君主一同夹击腐朽落后的中间肉食者。
要么便一视同仁,用强权去折腾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让大家一起炸成爆竹。
“隋国的革新还是太浅显了,杞国给予隋国的压力,也没到非革新不可的地步。”
战国之时,列国争雄。
谁会是我的朋友?
谁会是我的敌人?
这是永远得不到保障的。
为了防止自己被竞争对手做掉,不论哪个国家,都只能卷生卷死。
秦国虽然在当时有西域这条后路,可中原的大好河山近在眼前,谁愿意退到西域吃风喝沙呢?
不革新的国家会变成革新后国家的资粮;
革新不够的国家会被革新深入的国家兼并。
而隋国呢?
在新的皇帝改变政策,放弃原本的无为清谈路线,走上激进有为的道路后,德宁城中的肉食者,还有不少宣扬“北失南补”的。
杞国因其出身血统,对“诸夏”抱有着十足狂热。
他才不会跟被新夏人越赶越南,越赶越靠海的废物身毒人玩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呢!
再说脑回路向来神奇的身毒人,能不能理解诸夏的智慧,也是另外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革新推进到何等层次,又能将之延续多久,都是要考虑的事。”
商君紧皱着眉头,对着隋国的变法不断指指点点。
夏文王和隋太祖对视一眼,忍不住说,“变法刚刚开始,就考虑它的失败……会不会有些苛刻了?”
这样做,怕是会伤到参与者的心呢!
死了也不忘记刻薄的商鞅瞪着这群后辈道,“就是要时时牢记有失败的可能,才能逼自己不忘初心。”
“天下这么多事,向来是善始者多,善终者少!”
“这样的道理才在燕国身上应验,你们怎么可以沉浸在还未兑现的美好未来中呢!”
越是美丽、拥有着超脱凡俗光彩的事物,面对污染和破坏,折损起来便越是严重迅猛。
而怀有类似理想和志向的人看到这一幕,难免会生出些许的悲伤来。
曾经帮助秦国鞭笞天下的商君,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固然,
双方的立场并不相同,但想要摧毁腐朽的旧物,建立一个符合自身期待社会的想法却是可以扯上一扯的。
何况嬴秦在中原的下场,
和享尽孙恩的遗泽后,便从体内迅速弥漫出腐烂气息的燕国,又有什么区别呢?
“新夏那样的地方,能坚持动弹就已经很不错了,也不必强求养成像中原那样强大的体魄。”
何博站出来说道,“人的意志可以做到很多事,但到底也不能违背天地自然的规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