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了诸夏君子的感化,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
他们凭借着辽东的广大,以及箕子之国和燕国在这里的松散统治,坚强的繁衍了起来,还在秦时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分支部族。
扶余、高句丽、沃沮等部,皆为貊人后裔。
而这些部族,也伴随着时代发展,先后成立了自己的国家。
其中扶余最为强大,并且是一个以农耕为主业的国家。
而高句丽作为后起之秀,也追随着前辈的道路,在耕耘和纺织上,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
“想来以此为资粮,是能够满足孙恩对后人期待的。”
至于扶余和高句丽的反对?
那可不关何博这位上帝的事。
谁让孙恩在中原周边地区看来看去,选中了辽东呢?
想骂人?
到大贤良师和他的后继者面前骂去吧!
“打的过吗?”
“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也有几十万之众呢!”
从狼居胥山润过来的山神还有些担忧。
但见惯风雨的上帝却摆了摆手说,“你脑子真是在漠北憋坏了。”
“难道你忘记‘诸夏一大乱,周边就遭殃’的规律了吗?”
不说别的,
自打西秦乱起来之后,其治下周边的蛮夷可损伤太大了。
但凡有“必取而代之”野心,以及一定统治智慧的地方诸侯,都在努力展现自己的力量。
屠戮自己地盘上的百姓,以求彰显自己的“勇武无畏”,这是愚蠢的表现。
可屠戮蛮夷就不一样了。
是谁让煌煌大秦变成如今这副模样的?
是谁野心勃勃,不愿做一地方封王,以杂种身份窥伺皇位的?
又是谁支持首逆之人,掀起叛乱的?
说来说去,
都是蛮夷的问题!
是故,
诸侯们纷纷对西海的蛮夷表示:
“为了成就大业,就请你们去当祭品吧!”
“至于做这些事的报应?”
“无妨的,那孤家寡人,高处不胜寒的痛苦,我愿意忍受!”
“可中原这边的蛮夷,跟域外的怎么能相比较呢?”
对方摸着上帝座下老虎的大脸,嘴里回道。
怪物房可是自古以来的。
在中原内卷失败,还有自己主动跑路出去的夏、秦,便是典型的例子。
而能长久的待在中原君子身边,忍受各种磨难而不咽气,甚至还能建立一番基业的蛮夷,放到域外那边,当地蛮夷都会为之震动,并被打的怀疑蛮生。
“这是孙恩要考虑的问题。”
上帝把越摸老虎越上瘾,动手动脚企图篡夺自己位置的分身一把推开,“他自己选的地,再怎么夹生,也得呲着牙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