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压制自己的傅太后死去,皇帝对董贤德宠爱日益加重。
短短数月,
董氏崛起,比起真正的外戚王氏、傅氏和丁氏,还要富贵超然。
而为真爱不顾礼法的同时,
皇帝在长久的压制忽然消散后,也迎来了些许的反弹和叛逆。
他召回了孔光这样的贤人,任命其为丞相,并让他和其他还愿意为民请命的臣子,制定限田和限奴的政策。
可惜,
政策刚刚提出,还没来得及实行,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年迈的孔光为此气的翘起了胡子,将丞相的玺印直接挂在脖子上,跑到一些权贵的府邸,责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落实朝廷的政令。
后者只唯唯的告诉他,“先前不做,是因为不熟悉这项法度。”
“现在我知道了您和陛下的决心和意志,当然不会再迟疑!”
孔光这才满意的离去。
而转过身的权贵,也兑现起了自己对这位老者的承诺。
“真的要把我们占有的田地还回朝廷吗?”
他的子嗣很是不舍的对父亲说道。
“放汝母的屁!”
权贵瞪着眼睛,一挥袖子道,“我们哪有侵占朝廷的田地?”
“明明是那些不通事理的黎庶,违背了朝廷的法度,私自开垦了本为国家所有的山川湖泽!”
“去!”
“给我将限田令狠狠地落实,翻倍的落实!”
“为父要做朝廷的大忠臣!”
子嗣听懂了他话中的意思,高兴的去做起了事情。
很快,
时代的尘埃,
革新的阵痛,
必经的曲折,
便压倒了本就承担不起赋税,又不愿意投身权贵庄园为奴,所以逃亡山野,自行开辟田亩的许多百姓。
退避到山野间还没能躲开朝廷的折腾,这让他们终于愤怒起来。
一些聚集于山林间的豪杰振臂呼喊起来,新的农民起义便爆发了。
孔光听说了这样的消息,当场承受不住,昏迷了过去。
等到醒来时,
他为皇帝制定限田令时的精气神已全然消散,只留下一个枯瘦无力的老人。
而本就意志不坚定的皇帝,更是认清了自己注定无法成为一个掌控全局,振作皇权的君主。
他迅速的躺平、摆烂,熄灭了心中才燃烧没多久的雄心壮志,只想着和自己的真爱渡过之后的幸福时光。
“国祚不会长久了。”
“但我还是希望延长同你相处的时间。”
皇帝对自己的爱人如此说道。
随后,
这位才颁布限田令、打压外戚傅氏没多久的天子,便下令赐予了董贤大片大片的土地,为他修建起犹如皇宫的巨大宅院,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