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秦与夏(2 / 4)

; 有波斯臣子突然提议,“我听说秦人和夏人是同族血亲,两个国家的关系很好。”

    “而大王的血脉中,则是有夏王室的高贵血统,为什么不请夏人来跟秦人谈判,请求后者看在远亲的面子上,放弃攻打我国呢?”

    波斯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便大手一挥,派出使者——

    “快去请东方的新夏王者!”

    而在波斯的苦苦哀求下,加之正好到了两国互相访问,交换大事情报,以示亲昵的时候,这才有了夏使来秦之事。

    嬴辟疆听了使者的来意,直接拒绝了他。

    但使者说,“秦夏亲亲,怎么能因为蛮夷而出现裂痕呢?”

    “我之所以劝阻秦王不要激烈的兼并这些土地,实在是为了秦国考虑。”

    他让人取来波斯的地图,然后对嬴辟疆解释起来:

    “波斯之国,已经存在很久了,即便蛮夷建立的秩序,不如诸夏完备,却也使用了不短的时间。”

    “乍然而亡,难道秦王就不担心平叛镇压的麻烦?”

    “而且两河不同于西海,人口素来众多,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教化完全,化夷为夏的。”

    “否则,新夏为什么止步于恒河,而不去覆灭南方的身毒诸国呢?”

    简而言之,

    土地是充满诱惑的,

    这里的蛮夷却是很恶心人的存在。

    可囫囵吞下这里的土地,又怎么可能不接纳这里的人呢?

    土地需要人来治理,

    嬴秦即便有狠心在两河大搞诸夏特色建筑艺术的想法和决心,血染两河口岸,

    事后也不可能守住空虚的两河,还会留下残忍至极的名声,引得周边的蛮夷们抱团攻击。

    “当年诸夏始受封的君主,也很渴望广阔的土地,但君子少而蛮夷多,他们也只能忍耐,牢守本心,等待机会再转夷为夏。”

    “新夏能拥有如今的疆域,也是经历了百年耕耘的。”

    “现在嬴秦复兴才三十多年,您作为建立者又何必急切,以至于损害自己的根本呢?”

    嬴辟疆何尝不知道这样的道理,

    他人生最有精力的二十年,便是因为这个而消耗的。

    何况他亲身经历了秦朝的覆灭,深知“吃得多,不如吃得好”的道理。

    但他抚摸着自己白的胡须,忽然询问使者,“我听说夏国的王位,已经传至第三代了。”

    “请问先王的庙号是什么呢?”

    庙号之制,

    起于商朝,周时废弃,秦时也未曾提起。

    但因为嬴秦、新夏都在域外发展,对于宗庙这等凝聚人心、团结族众的事物,要更加重视,于是恢复了这个制度。

    巧合的是,

    诸夏和域外同族的脑回路在这件事上,达成了跨越时空的一致:

    汉朝也恢复了庙号制度!

    而在新夏这边,

    创立基业的第一任国君赵朝被尊为夏始祖,夏文王则被尊为太祖。

最新小说: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重回宿敌年少时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上命昭唐 落脚之地 暴君吕布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红楼之胜天半子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