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有才能的少年,你的未来会充满光明。”
“而我!”
这位再造新夏的王者指了指自己苍老的面孔,同样毫不遮掩的告诉自己的远亲,“我已经老了。”
“我不敢保证我的子嗣能不能在未来守住我建立的基业,我更不希望现在资助了你,却在未来替新夏引来一个残忍的竞争者。”
只有诸夏才最懂诸夏!
虽然新夏远在域外,
但一直都坚持着跟祖地的往来,
他们同样诵读先贤的经典,同样会记录下每一件足以影响后人的事情。
而秦赵之间,
曾经的友好和睦,
也并没有妨碍他们在长平展开厮杀。
“即便是收留你们在新夏定居这件事,也有臣子私底下向我提出过反对。”
臣子们担心嬴秦的到来,会使得“田氏代齐”这件事在新夏重演。
毕竟新夏祖籍秦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从诸夏一路行走到这里,
途中还依靠黑易出卖色相,空手套得一支禺知部族和千万牛羊,这已经是一支足够强大的力量了。
嬴秦的团结,也早已通过迁移证明。
新夏的臣子很怀疑自己能不能将之转化,将之利用。
于是,
有人提议:
杀死嬴辟疆和黑易这些领袖,
然后强行打散嬴秦末族,让他们去不同的地方生活。
群龙无首,
树木失去了它的根基和主干,
久而久之,自然就可以被吸收同化,成为新夏的养分了。
但夏王想了想,最终拒绝了这个并不友善,却很实用的提议。
他不是一个喜欢使用阴谋诡计的君主,
或者说,
能够重建国家,开创治世的统治者,都会在自己心底保留下一片光明的土地。
如果作为表率的人都腐烂了,
他的国家,他的后代,
又凭什么自信阳光呢?
而听到夏王这样的发言,嬴辟疆也沉默了下去。
最后,
他猛地起身,离开席位,向夏王叩拜起来。
他用短剑割开手掌,举起流露鲜血的手向夏王立下誓言,“我会在远离新夏的地方建国!”
“晋文公曾经因为楚国的礼遇而退避三舍,那我也可以发誓:
若嬴秦复国并且得以延续,那百年之内,我的子孙绝对不会同新夏兵戈相见!”
夏王叹息一声,“真是个有决心的小子!”
“真希望百年之后,我的子孙不会在宗庙里哭诉,为什么我这位祖先没有在今天将你彻底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