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迁移(2 / 4)

    制定的过于详细,

    这就束缚了百姓。

    而且法度是不能覆盖道德的,难免会出现各种的问题。

    但他的妻子纱却说:

    “法度,是一个国家维持稳定所必须的手段。”

    “上古的圣君崇尚道德,不也制定了律法吗?”

    “他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各地有各地的民风,有自己约定俗成的道德标准,一地正常的事,指不定到了另一个地方,就成了忌讳。”

    “而且,学习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小培养才能将之养成。”

    “如果有人在道德养成之前,就犯下罪孽,难道要因为他‘年幼无知’便能算无罪吗?”

    “所以说,律法是道德之上的东西,虽然比不上道德宽容广泛,符合人心,但却可以一以推之,用明确的文字和统一的标准,让大家很快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现在天下刚刚统一,人心是不稳定的,而且山东六国常常说秦人如同虎狼,这自然会让六国遗民担忧:人和虎狼不是同类,他们之间怎么可以交流呢?”

    “所以陛下推行一致的法度,这样可以让六国遗民知道秦人的习俗,明白秦人的道德,促进了解后,更好的维护这来之不易的统一。”

    扶苏被她说服了,还忍不住问,“你从哪里知道这样的道理呢?”

    于是纱扔给了他一卷书,正是荀子晚年编纂而成的心血。

    这是黑户退休之后,闲的没事到处搜集而来的书册,并且将之分享给了自己的子孙。

    扶苏看了《荀子》之后,对儒法之间的关系,倒是缓和了许多,也逐渐明白了父亲一些举动的深意。

    皇帝见他松口,神色也舒缓了许多。

    他说:

    “但是郡县的长官总是来报,说地方上有许多遗民抗法乱纪。”

    “如果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秦法而无意违背,那朕不会说什么。”

    “可是他们明知故犯,还拒绝接受秦国的律法,这又该如何呢?”

    对于地方的问题,

    皇帝心里其实是有数的。

    他在统一的过程中,的确存在不少问题。

    但当时是当时,现在是现在——

    他的性格,

    他默认的继承者,

    还有那些被军功爵制裹挟,嗷嗷叫着,要求开战立功的虎狼士卒,

    都让皇帝决心,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立下三皇五帝都未曾做到的功业。

    而天下统一的那一年,

    皇帝也才三十九岁。

    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

    所以他可以将无穷的精力,投入到永恒的统治之中。

    他是满怀雄心壮志的。

    可统一之后,天下局势顿时转变:

    新占据的土地,

    负责治理那里,掌握当地权力的官员

最新小说: 跟亡夫长兄借子后 仙尊的幻境成真了 重回宿敌年少时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上命昭唐 落脚之地 暴君吕布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红楼之胜天半子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