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称号。
按照周礼,“伯”可称诸侯之长,含义与“霸”相同。
如果在春秋之时,天子扁这样的做法,就要捧出一个新的霸主了。
奈何眼下已是战国,
且不说“尊王攘夷”的招牌早就没用了,
只说当今之时,区区称霸,又如何能满足诸侯们内心的野望?
魏国的压力因此更加沉重。
魏侯瑩召集臣子,准备迁都大梁之地以避秦国锋芒。
刚刚成为魏相公叔痤门客的卫鞅向其进言,“魏国如果迁都,那就是在向天下昭示,自己失去了维护霸业的能力。”
“而且大梁在安邑的东边,距离河西更加遥远,如果秦国趁机夺取了河西,那魏国就要遭到更加剧烈的打击了!”
公叔痤对这个道理,自然也是清楚的。
他的才能卓著,
但他的私心更加明显。
察觉到魏侯瑩心中对秦国的忌惮逃避后,公叔痤不愿意去冒犯国君。
于是他只是浅浅的夸赞了一番卫鞅,然后让他退下。
随后在魏国朝堂上,
也有大臣希望阻止魏侯瑩的迁都计划,说的话和卫鞅一般无二。
魏侯瑩大怒,拍着桌子呵斥,“秦国无能了那么多年,难道只凭借几场胜仗,就能影响到魏国的霸业了吗?”
“寡人迁都,是为了更好的经营中原,联络诸侯!”
“才不是因为担心秦国!”
“西边有什么好的?”
“秦人即便能打了,来不了中原,也是白费!”
诸夏的根本又不在西边,只要魏国能够经营好山东广阔之地,难道还用去心疼小小的河西?
“国君!河西之地乃是历代先君辛苦所得,岂能轻易舍弃?”
“何况秦国一旦兴盛,必攻我腹心之处,成为大患,到那时,魏国又该如何?”
魏侯瑩更加生气,挥手召来卫士,指着那臣子道,“叉出去!”
“给寡人叉出去!”
公叔痤在旁看着,不敢说话。
而当魏侯瑩再次问大臣“迁都之事,谁赞成谁反对”时,公叔痤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
卫鞅得知此事,只是冷哼一声,“君昏而臣庸,魏君可称雄主的,也只有文侯了!”
他继续在安邑城中行走观看,冷眼相视那即将逝去的繁华。
而何博那边,
则是重拾热情,积极的对太行山仅剩的核心处动手动脚。
他就像在工地上搬砖一样,把“太行山”这个整体,一点点的敲碎成山石,然后又把那些山石搬到自己的地盘,堆砌成房子。
三晋之地的小民对鬼神的祭祀祈祷,成为了何博用来挖山搬砖的镐子和推车,让何博掌控太行山的速度,得以加速很多。
他没有再出去玩耍,也不去阴间当摆件睡觉了,全心全意的扑在这件事上。
打算搞定了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