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大孝子(1 / 2)

“我们百济……现在不也正被大唐盯着吗?父亲首鼠两端,跟高句丽勾勾搭搭,虽然现在服软了,但谁能保证大唐以后不秋后算账?

要是百济也乱起来……或者,我能不能想办法让它乱起来?”一个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滋生。

“要是我……要是我能像金恩静一样,借助大唐的力量,‘平定’百济的‘乱局’,然后也上一个表,愿意献出实权,只求大唐皇帝陛下册封我为‘百济王’……”扶余慈的心脏砰砰狂跳,脸上因兴奋而泛起潮红。

“到时候,我也是大唐异姓王!地位尊崇,享尽荣华,虽然没了实权,但那又怎样?在百济当个提心吊胆、说不定哪天就被唐军灭掉的王子,哪有在大唐当个安稳富贵的逍遥王爷来得快活?

这百济王子的身份,跟大唐亲王比起来,算个屁啊!”

他甚至想到了更深处:有了大唐亲王的身份,他就不再是寄人篱下的亡国王子,而是大唐帝国的正式勋贵,地位稳固,子孙后代也能享有恩荫。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想到此处,扶余慈热血沸腾,觉得一条金光大道就在眼前。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身着大唐亲王袍服,在接受文武百官祝贺的场景了。

“对!就这么干!这个机会绝不能错过!”扶余慈下定决心,要效仿金恩静,走一条“带路党”的封王之路!

他是个行动派,想到就做。立刻回到书房,铺开宣纸,磨墨润笔,开始绞尽脑汁地撰写奏表。

在表中,他极尽谄媚之能事,先是盛赞大唐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平定新罗叛乱,册封新罗王乃彰显天朝恩德、维护地区和平的壮举。

接着,他开始痛陈百济国内“弊政”,暗示其父义慈王“受奸佞蒙蔽”,“对天朝多有怠慢”,表达自己对大唐的无限向往和忠诚。

最后,他委婉地提出,希望陛下能考虑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百济如同新罗一样的“恩典”,他扶余慈愿意效仿新罗王,为大唐永镇东南,做一个恭顺的藩王云云。

写完后,他反复看了几遍,自觉文采斐然,情真意切,一定能打动皇帝。他小心翼翼地将奏表封好,第二天一早,便通过熟悉的门路,递进了宫中,满心期待地等待着召见或者至少是回复。

然而,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扶余慈从最初的志忑期待,到后来的焦躁不安,再到最后的失望沮丧。

他托人打听,得到的回复要么是“陛下日理万机,此类表章需排队等候”,要么是“有关藩属事务,需由中书门下审议”,总之就是遥遥无期。

他这才恍然意识到,自己这个闲散侯爷,在大唐朝廷中枢眼里,根本就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他的奏表,很可能被堆积在如山般的公文最底下,不知道何时才能被皇帝瞥上一眼。

“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扶余慈不甘心。那条通往亲王爵位的金光大道似乎近在咫尺,却又仿佛远在天边。

焦躁之中,他忽然想起一个人——大唐太子李承乾!

当年他滞留长安,也曾想办法与几位皇子结交,虽然没能攀上高枝,但也知道太子李承乾地位特殊,且似乎对藩属事务颇有见解。

更重要的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如果能提前搭上这条线,岂不是事半功倍?

“对!给太子上书!”扶余慈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他再次伏案疾书,这次是写给太子李承乾的信。信中,他更加露骨地表达了对大唐的仰慕,对“新罗王”模式的推崇,以及自己愿意为大唐经营百济的“忠心”。

他隐晦地提出,只要太子殿下肯帮忙促成此事,他扶余慈愿效犬马之劳,未来百济的一切,皆可由太子殿下掌控。

他将自己所能想到的溢美之词和承诺都堆砌了上去,然后满怀希望地,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将这封信连同之前那份奏表的副本,一并送往了青州太子行在。

……

青州,太子临时府邸。

李承乾正在批阅来自青州各地以及长安转来的部分文书。

如今他在青州主持的事务越来越多,虽然忙碌,却也让他感到充实,远离了长安那个是非中心的压抑感。

一名心腹内侍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将一封密封的信函呈上:“殿下,长安转来的急信,是……百济王子扶余慈呈递给陛下的奏表副本,以及他写给殿下您的亲笔信。”

“扶余慈?”李承乾愣了一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剥夺金手指(清穿) 双靥 大宋第一女皇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天启大明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明补牙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