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城离城里还是有点距离,不到饭点要是饿了,就只能硬抗,还有的工作人员可能错过了吃盒饭的时间,等想吃的时候菜都凉了。”
王骁耐心地给黎华分析,“所以您想想,要咱们在门口开一家小饭馆,前期先卖一些小吃,您做的馅饼、包子还有小面什么的,那些港城的人一定会买的。”
“再说了,国营饭店的盒饭确实好,但是个人吃上三四个月也要腻的啊,他们不像咱们,都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有口吃的就行。”
“港城那些人要求还挺高的。”
见黎华还在犹豫,王骁又下了一记猛药,“港城剧组特殊,所以是苏总出钱让国营饭店送饭的,以后剧组来的多了,国营饭店哪忙得过来?到时候您直接做盒饭卖给剧组不就得了?”
听到这,黎华终归还是心动了。
很多人都觉得影视城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他们觉得怎么会有人因为这有个影视城就会不远千里地来松山拍戏呢?
岂不是疯了?
但黎华不同,她相信苏晚秋的本事,更何况王骁在她身边做秘书,知道的内幕自然多。
过了许久,黎华一拍大腿,“行!儿子!妈听你的,你明天就把门面房定下来,妈去买炉灶蒸屉什么的。”
“咱们就先卖馅饼、包子还有打卤面,你说怎么样?”
王骁自然是举双手赞成,“我觉得行,饭店的品类,我们以后再慢慢调整,三年的时间,成本肯定能收回来,妈你以后可就是老板了。”
“黎老板?”
黎华被这一声老板给叫愣了。
她忽然觉得这日子又有了奔头。
人呐,果然还是得给自己找点事干。
松山影视城门面房出租的消息一放出来,很多人都盯上了。
但大家基本上都是观望,没人真的去租。
毕竟这也不算是一笔小数目,而且影视城以后会不会发展起来,所有人心里都没谱。
王骁果然是第一个租门面房的。
第二个来登记租房的是常青松。
他其实更多的是想支持支持苏晚秋,前一天晚上他和老伴商量了半天。
如今家里存款不少,孩子们也挣钱,每个月都会给他们一些,家里日子过得挺好。
苏晚秋现在给他开这么高的工资,常青松觉得说什么都应该回报苏晚秋。
正好趁着这次租房的机会,他一看场子这么冷清,怕苏晚秋脸上难看,于是也租了一间门面房。
至于卖什么,他还没想好,这个问题就让老伴去想吧。
最后这十个门脸房还是租出去了,只不过租房的人大多都是家中条件不错,或者是胆子大的年轻人,想搏一把。
待十个门面房租出去后,苏晚秋又让影视城的工作人员放出招租启示。
但这次每个月的租金是20元。
所有人都觉得苏晚秋疯了,一个那么小的门面房一个月居然要20,而且比先前的贵了一倍。
和苏晚秋预料的一样,三个月过去,第二批门面房招租,一个都没租出去。
不过她也不着急。
因为第二个、第三个剧组马上就要进场了。
《侠影1927》在第三个月终于拍摄完成。
杀青的那天,苏晚秋特意从华京赶过来,参加了杀青宴。
刘琪这一天喝得烂醉,即便醉得不像样子,还是一口一个感谢苏晚秋。
而乔正初看着刘琪的眼神明显有些心疼。
最后还是他背着刘琪把人送回房间的。
港城的剧组走了。
苏晚秋还需要在这里留几天,第二个剧组是文化局和华京电影制片厂的项目,孟江海也会来。
这三个月,第一批租门面房的人都挣了一些钱,虽说不多,但足够交一年的房租了。
黎华在家里数着钱,笑出了声。
她做的小吃,剧组的人都很喜欢,尤其是那些大小伙子,做的是体力活,光吃盒饭也吃不饱,经常下午跑她店里再吃一顿。
三个多月下来,她净赚了300多,这可比上班强多了。
常青松租了门面房后,他和老伴商量半天,最后决定卖衣服,演员每天穿的服装有专门的人管理,他们也不怎么换衣服。
但剧组的工作人员不是啊,他们带来的衣服有限,自己又不方便洗。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