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彻底解决斗法实力不足问题的关口了。
“额,不急,还是先选神通,我掌握的稳固道体的神通很多,水法占多数。
你看”
一番选择之后,王玉楼选了水法神通‘静海纳流’,以及纯提高道体强度的‘玄箓体’。
静海纳流可以化身体为静海,默默吸纳天地灵气或默默转化自身法力,强化道体。
在修行到圆满后,可以视作为一种常驻的被动神通,永不停歇的提高玉阙仙尊的道体强度。
玄箓体则是小鱼为王玉楼推荐的,一种较为适合王玉楼的强化道体神通。
其核心就是通过修行出后天的‘玄箓’,刻录在身体之上。
需要时,可以调整玄箓,短时间内快速提高道体的强度。
不是那么急的时候,可以改变玄箓的组成,强化静海纳流的修行效果。
类似于某些修仙小说中的灵纹,但又比灵纹复杂了许多许多,只有作为炼道大师的存在,才能比较好的修行。
这么说吧,玄箓体的门槛,不在于天赋,而在于积累。
“这玄箓体最适合你,只是除了炼道上的积累,从而增强你对刻录玄箓的掌握外,你还要积累对不同神通、对修行本身的理解,从而发挥出玄箓强化神通的作用和强化修行成果的作用。
这个积累的过程,是躲不开的,这也是我为你选玄箓体的原因。
你需要长期的坚持主动积累,从而渐渐出众。
相公,你是以炼道和水法筑下的修行之机,静海纳流和玄箓体,一水法神通、一适配炼道神通,正好都适合你。”
找一个好老师,足矣事半功倍,小鱼此时,既是小王的道侣,也是小王的盟友,更是小王的老师。
“明白了,不过防御神通和斗法神通的事情”
小鱼摇了摇头,道。
“不急,我需要细细为你准备,先修静海纳流和玄箓体,以及那两个应劫之法,足够你修个几十年的了。
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我们的新宗门最短时间内建立起来。
此外,就是第四派的根基重塑,这是个较为长的过程,三十年的时间,不一定够用。”
两人的新宗门很重要,这是他们两人未来的根基。
重塑第四派中众多灭仙域叛仙的势力根基,夯实小王在第四派的中影响力和位置,同样很重要,非常重要。
“先败一场,而后增兵,对峙一些年,对峙结束后再顺势转化。
同时,在仙盟内的玉阙派修士,也可以大量转化为那些宗门的成员。
毕竟,如果把玉阙派全放进我们的宗门,筑基修士的数量就太多了。”王玉楼缓缓开口,给出了自己的思路。
其实,这里面的博弈非常、非常复杂。
其一,玉阙派修士不一定愿意回到地方势力内,他们求的是机会,积累的是玉阙派内的地位,回到地方势力,之前的积累就会大量空耗。
所以,在王玉楼退下副盟主位置后,这些修士要分散安置,不同势力中都塞一些,从而保证他们的机会能多点。
其二,跟着王玉楼离开红灯照的红灯照修士,足有九千多人,比预计的高一千多,这些人往新宗门内一塞,小王就占了新宗门内一半的利益。
一半啊,双尊共治,王玉楼和小鱼是道侣,但滴水仙尊和玉阙仙尊是盟友,一半已经够多了,不能再多。
其三,一定会有一批玉阙派修士依然愿意跟着王玉楼,即便是在他从副盟主位置退下来之后。
因此,红灯照修士和玉阙派修士就会产生必然的分流,其中都会有一部分被分流到新宗门的疆域内,成为新宗门内的基层治理基石。
所以,不是筑基修士的数量太多了,而是玉小将太多了。
仙盟的变法扩张在簸箩会和毕方达成妥协后,还会不会继续,是很难说的。
提前做好准备,尊重滴水仙尊一手,是玉阙仙尊的本分——不能太贪!
“明白了,按你的计划来,但妙峰山四紫府、红灯照浮烟,再加上西海寒松,以及我红鲤、池静,不过八名紫府。
新宗门的紫府,起码还要再补十二位,这些紫府如何设计”
何以为仙
太多事需要细细的思量好、准备好,玉阙仙尊和滴水仙尊是很显赫,可他们同样需要羽翼与根基。
如果说,他们是大树,那这些紫府就是大树的强壮根系。
围绕着这些根系伸出去的细根,则是筑基们,也就是统治基石、地方势力的执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