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君宠为了做生意,经常来到泰州城里。
一次,他遇见了远房本家哥哥季君宣。
两个人坐进了茶馆里喝茶,谈谈生意,十分惬意。
季君宣邀请季君宠到他家里玩一下,季君宠便去了。
季君宣的住处极为宽广,家里的摆设也比较奢华。
季君宣把本家兄弟请到书房里说话。
季君宣郑重地说:“兄弟呀,做哥哥的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不晓得你愿意不愿意。”
季君宠爽快地说:“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我家哥哥呀,你说出来的事情,做兄弟的保证给你办好。”
季君宣便将事情和盘托出。
原来这季君宣是清朝顺治皇帝的驸马,因参加科场考试中了探花。
他人在京城里被皇帝看中,与公主结婚。
封给他的是东北地区的长白山的一个山头,方圆有三百多里地。
季君宣他这个驸马看不惯朝廷里奸臣的狡诈嘴脸,时常想出一些花招惩治他们,奸臣们自认倒霉,奈何当朝驸马爷不得。
季君宣回到泰州老家,老母亲听说皇宫浩大,很想去京城观望。
季君宣十分孝顺母亲,不好违拗母亲的意愿,当下说道:“那皇宫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砌个宫殿样子给你望望,不就行了吗?”
季君宣叫人依宫殿模样砌了两进房子,老母亲着实高兴。
过了两三年,老母亲便谢世了。
忽一日,一个奸臣上朝告:“陛下,可不得了哇,季驸马心怀不轨,早就企图谋反篡位了。”
顺治皇帝眯着眼说:“爱卿啊,你说得也真够离谱了。
季驸马他一个科场出来的探花郎,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
奸臣抹着胡子,咳了一声,说:“陛下你还不信的,他在泰州老家砌起了金銮宝殿,野心不小啊。
这种做派分明是他谋夺江山的勾当。”
季君宣闻听奸臣告,随即叫人将宝殿的龙凤仪角全部敲掉,改建成岳王庙。
顺治皇帝派人下来察看,知道季君宣动了手脚,便将他召到京城,要治罪落。
顺治皇帝动怒道:“大胆季君宣,你私建金銮宝殿,僭用皇家威仪,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季君宣知道局势难以挽回,便毅然地说道:“陛下,我知道我错了,不该动用皇家礼制,实属罪该万死。
不过,微臣有个要求,我天下不管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得,就是有个地方,我绝对不肯到那里充军的。”
“什么地方?”
“九里沟。”
“你为什么不肯去呢?”
“唉呀,这个地方的蚊子太大了,有麻雀子那么大,咬起人来,岂不要了人的命么?还有,苍蝇多得通手捧。
这个鬼地方,我绝对不去。”
大约顺治皇帝也气昏了头,拍着龙案说:“大胆!
季君宣你到现在还不曾知罪的呢。
其他什么地方就是不让你去,朕偏叫你到九里沟这个地方去。
混账东西,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讨取便宜,死了你那鬼心思!”
九里沟在哪里?就在泰州城西南边,是一个小庄子,早出晚归,不过十八里路远。
到这里充军,等于叫他季君宣跑出去玩一下。
季君宣见皇帝入彀,临走时故意说道:“《论语》书中说道,夫行妻不行呀。”
顺治皇帝听了大怒:“放屁!
大胆狂徒竟敢篡改大圣人的话语。
夫行妻也行!”
既然夫行妻也行,那么公主就得随同丈夫到南方居住。
顺治皇帝没个奈何,金口玉言,岂能反口呢?
公主随夫来到泰州城住下。
晚上休息时,季君宣往铺上一躺,说道:“公主啊,你不懂我们南方人的礼节。
你们北方有个二十四拜,可我们南方有个礼节,叫做妻脱靴。
你给我把靴子脱一下。”
公主无奈,只得弯腰给他脱下两脚的靴子。
妻脱靴的消息传到京城里,顺治皇帝气得嘴直歪:“兔崽子累次叫朕中计,可见他的险恶。
哼,本朝科场从此不再中季。
凡有姓季的,一律不得进科场,就是进了科场考中了,也一律刷掉,科场黄榜绝对不许再出现一个姓季的。”
这一来,可苦了姓季的家族,埋没了很多的季姓人才。
季君宣说:“皇帝老儿一再中了我的计策,心里肯定窝火,不依不饶。
我就耽心皇帝老儿有这么一天派人下来挖我家的祖坟。
现在我跟你商议,我想把殡在家里的爷爷葬到下河,你的爷爷的坟就冒充我家祖坟。
你看好不好?”
季君宠欣然地说:“这有何难呀。
我看殷家庄西边有块宝地,那里风水不错,也比较隐蔽。
不是我们姓季的内里人,谁也不晓得你家祖坟埋在那里。”
四五年过后,康熙皇帝即位,对季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