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廖主编说:「信发出后,因朝思暮想成疾,还未收到汤显祖回信就已经去世。后来汤显祖深感惋惜,出资为其建了庐墓。」
李恒无语,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当真是什麽样的人都有啊。
这让他想起了后世张荣离开后,有报导称短短一个星期内大约有20名荣迷为其殉情,她们多半是悲伤过度,选择跳河或者坠楼。
见他不做声,廖主编说:「其实,读者和作者产生爱情这种事在全世界文坛都不算罕见,甚至有很多都成了佳话。」
李恒点头,把原件手稿收进抽屉中,问:「师兄,跟我说说黄家。」
有些话一听就懂,廖主编开口:「也不知道昭仪和黄老爷子说了什麽,
黄老爷子的态度比我想像地温和很多,他就提出一个要求:让我尽量帮帮昭仪。」
李恒半真半假玩笑道:「你都向我明牌了,还怎麽帮?」
廖主编摊摊手,表示无奈:「感情这种事,讲究一个你情我愿,摊牌何尝不是一种选择?
将来不管是昭仪的感情无疾而终,还是你们结合到一起了,相对你们当事人来讲,其实外力影响微乎其微,关键还是看你们各自的魅力。」
李恒明悟,廖主编此行是带着愧疚来的,旨在向自己做一个解释。
过去一会,他问:「我看新闻报导说,《收获》杂志明天上市,都准备好了?」
「连着熬了两个通宵,一切都已就绪,就等你的新作爆发。」说这话的廖主编眼里全是期待之色,彷佛又看到了这位小师弟凭藉一己之力帮助《收获》杂志压倒人民文学的局面。
对于《白鹿原》的成功和影响力,李恒并不担心。有着《活着》和《文化苦旅》的深厚积累,有着《收获》杂志的极力宣发,现在的起点可比上辈子老陈的起点高了不知道多少倍,没有理由失败。
聊了大概半小时左右,廖主编走了。
没多会,余淑恒走进书房,问他:「第7章写完了?」
李恒回答:「还差1200字左右。」
余淑恒嘱咐:「你答应了给老付做伴郎,明早我们要早点出发,过去化妆,今晚别熬夜。」
「好。」
李恒应一声,问:「老师,我们几点出发?」
余淑恒说:「5点出发,开车差不多要40来分钟,到那边刚刚好。」
「成。」李恒应承下来。
他清楚,这种喜事,是宜早不宜迟,宁愿自己早点过去等会,也不能拖了老付后腿。
话到这,李恒坐在椅子上,静思酝酿情绪,准备今晚把第7章写完就睡。
见状,余淑恒没有打扰他,悄悄离开了书房。
《白鹿原》第7章主要是讲子霖徵税害百姓丶嘉轩散财救和尚之事,李恒整理好思绪后,执笔一口气把最后篇幅写完。
原本计划1200字左右,结果写完粗粗一统计,得咧,1400字都有了。
把笔放下,李恒呼口气,趁着灵感不错开始从头到尾审读,用批判的眼光去找茬挑毛病。
如若遇到不对或者别扭的段落,就反覆修改,反覆琢磨。
哪怕是文中某一句对话,有时候他跟自己较上了真,前后模拟了10多遍语境,直改到自己舒服才罢休。
秉看这种精神头,第七章14000多字第一遍精修下来就花了足足4个多小时。
此时他手腕开始发酸,就在他口乾喝杯水准备继续精修第二遍时,书房门开了,麦穗轻轻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