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许久问:「你是怕...?」
李恒简单明了地说明:「把飞机票当零花钱,换车子当玩具一样换着玩的人,我招惹不起。」
廖主编晒笑,有点懂他内心的想法了,当下识趣地没再深问。
回到十字路口,廖主编告辞离开了,坐上村里唯一的手摇拖拉机晃荡晃荡去了镇上。
李家人也没停歇,大爷爷一脉加上二姑一家三口,一串串十多人齐齐往大姑家赶。
大姑家位于镇子下边的魏家段,离镇上不远。
大姑父是林业局的人,同时烧得一手好菜。大姑挂职供销社,实则是市集上卖衣服鞋袜的小批发商,前些年生意不怎麽好,堪堪养活自己,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去年开始,生意有了很大起色。她们育有一儿两女。
大女儿在县城二中教书,儿子是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小女儿和李恒同岁,在部队当兵。
怎麽说呢,这个家庭配置在小镇上还算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馀,日子还算过得去。
初六嫁女,喜气洋洋。
老李家一行人赶过去时,大姑家屋前屋后全是人儿,远近邻里都来凑起了热闹,叽叽喳喳,人声鼎沸,隔老远都能听到喧嚣讨喜声。
农家办酒嘛,就图一份喜庆热闹。
炮放得越多,就代表越舍得,越有诚意,摸清大姑两口子喜好的老李家等人,一口气买了30团鞭炮,主打放它一个震天响。
30团鞭炮齐齐展开,铺满了整条马路,一瞬间好多人围了过来。
李恒从李德全手里接过烟,两人一前一后开始弯腰点引线,他问:「大伯,
你没玩过这个吧?」
别看李德全50出头了,但眼里玩心不减,跃跃欲试道,「你这就有点小瞧我了,小时候经常过家家玩,只是这20年没怎麽碰了。」
「咿里啪啦,里啪啦..::
随着引线点燃,一震炸裂地声响登时传出三四里地。
「李恒,我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你。」李望走近悄悄说。
这情景他早就注意到了,周边人不仅一个劲盯着他看,还在小声议论嘞:
「你们瞧,呢个就是李恒,呢个大作家。」
「标标致致,像个糯米后生。」
「瞅着也没有三头六臂哇,咋就呢麽聪明咧,也不晓得脑壳是么子做的哦。」
「听说有对象叻?」
「系陈家的女人,你冒听人港?」
「港是有嗯港,不过可惜喽,其实我家女儿也不错,今年刚中专毕业噻。」
「哈,你这算盘子打得冒门堂,滋啦滋啦十里之外的狗都闻着臭味了,你那女儿能和陈家贵女比?」
「诗曼,听说呢个大作家和你女儿是同学?对不?」
魏诗曼和李青是邻居,同时也是玩得比较来的朋友,今天被安排帮着接待客人,此刻自然站在人群里头。
呢,李青就是李恒大姑。
别看是乡下,别看是小镇,但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家庭条件好的和家庭条件好的玩一块,土里的农民和土里的农民打交道,界线有时候不分明,但有时候又十分清晰。
魏诗曼除了端茶送水接待客人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留意李恒。
没办法嘛,现场除了那个180的奥迪大灯能分散一些目光外,谁也无法抢走李恒的风头。
哪怕就算大爷爷一脉的香江身份,今天也是大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