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1987我的年代 > 第242章,镇住余淑恒,最后的莫西干人(求订阅!)

第242章,镇住余淑恒,最后的莫西干人(求订阅!)(4 / 5)

悄然爬上来,就像映山红一样在她面庞上生了根发了芽。

    大半杯白酒下肚,李恒其实也有些醉意了,但还能撑住,他问:「老师,要不要我去弄两个下酒菜。」

    要搁平常,余淑恒可能不会就这个问题回答,但今晚在酒意的加持下,她爽利地说好。

    然后还陪着去了一楼,双手环抱胸口,靠着厨房门口看他忙活。

    翻找一阵,李恒决定做3个菜,一个红烧排骨,一个油麦菜,还有一个虎皮青椒。

    虎皮青椒里面加了小米辣,这是他为自己准备的下酒菜。

    余淑恒全程都在旁观,感觉他切菜做菜行云流水,极具观赏性。

    她不由问:「你几岁开始做菜的?看你样子应该做很多年了吧。’

    李恒回忆说:「8岁,还是9岁的样子。」

    余淑恒异:「这么早?」

    她从小生活在蜜罐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想要什么就买什么,

    看上什么就有什么,同龄人也好,大人也好,亦或是长辈,见到她全是夸赞。

    活了这么多年,几乎没有人件逆过她,而今晚的李恒却是个例外,竟然一言不合就斗气,还斗得她没点脾气。

    她当时脑海中情不自禁浮现出一个念头:有才华的人就是这么有骨气,就是这么任性!

    这反倒是让她对李恒愈发欣赏。

    如果他的大作家身份,成功让他进入了余淑恒的视线。

    那么音乐上的泼天才华,算是投其所好,歪打正着,让同样爱音乐的余淑恒对他更加看重。

    当然了,就算他是一个普通人,碍于润文的面子,她也不会让他在复旦吃亏。

    但他凭本事挣来的尊重和别人看情面给予的完全不一样,不在一个层面,也不可同日而语。

    条件优渥的余淑恒无法想象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就学着做饭的场景,很惊讶,

    然后又释然。

    要是李恒跟自己一样,从小什么都不缺,没有经历过困苦,可能也写不出来那么有深度的《活着》和《文化苦旅》,也创作不出《故乡的原风景》和《最后的莫西干人》。

    这就叫有得有失吧。

    困难对他来说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她这样思量。

    李恒把虎皮青椒装盘,回答道:「还早?其实不早了,我们村有些小孩五六岁就开始放牛捡柴,我已经算是比较懒得那一批了。」

    余淑恒顿时生了兴致:「听你这么说,我忽然想去你们老家看一看。」

    「可以啊,到时候叫上王老师一起,我给你们当导游。跟你讲,我们那高山地方,也许什么都不如沪市这样的大城市,但论山清水秀和野味,绝对能令你满意。」李恒绘声绘色夸赞自己老家。

    「好,等有时间了,我叫上润文走一趟。」

    她其实是有些好奇的,是什么样的小镇,能孕育出肖涵那么精致的人,如同精灵一般。

    也好奇李恒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

    三个菜,她端一盘红烧排骨,李恒拿着油麦菜和虎皮青椒上了二楼。

    气氛都这了,下酒菜也有了,两人没有问对方还行不行的问题?

  &nbs

最新小说: 绝对权力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箱子里的战锤40K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从宠物店开始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