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第一次看到(1 / 3)

    宫爱珍的师傅是她亲大伯,在京剧团上班。

    京剧团成立于五年前,团里的苗子很多都是从小各家自己培养,教育方式还是解放前的老办法居多。

    例如宫爱珍家里一直和街道对着干,让宫爱珍长期旷学在家学“本事”。

    说的好听点是宫家班,其实就是个三流班子,48年围城前进的城,运气也是没谁了。

    所以马先生在55年组建京剧团,也把随遇而安的宫家班给收了进来。

    这回景川学校筹建的消息也被宫家知道了,立即一改常态把手里最好的苗子宫爱珍给送回司厅小学来参加甄选。

    宫爱珍的文化课一塌糊涂,但她的特长却让几个面试老师爱不释手。

    别看宫爱珍自报家门说是第七代,其实宫家班当年走江湖的时候为了糊口是三天换一个招牌。

    今儿在通州唱京戏,明儿就去河北唱大鼓,豫剧甚至黄梅也能客串,就是一个纯粹为了谋生的家庭草台班子。

    建国后的文艺界地位大为提升,五六十年代各剧种之间的交流异常频繁,这给在剧团长大的宫爱珍大开了眼界。

    多才多艺的宫爱珍是个妥妥的文艺好苗子,就是她的文化成绩着实让人头疼。

    67号大杂院。

    林家西屋。

    林靖远正和陈玉华在讨论关于新学校录取的事。

    刚好就提到了这个带点小小江湖气的宫爱珍。

    “我是新来的不好说话,只能看着高老师和曾老师两人愁眉苦脸的纠结个不停。”

    “那孩子才艺真是没的说,长相嗓子都好,可就是这文化方面落下的太多了。”

    林靖远在帮陈玉华洗咸菜坛子,他也好奇的问了一句。

    “那孩子成绩差到什么程度?有这么为难的?”

    陈玉华没出声,而是比了个二十一的手势。

    林靖远想到景川学校的高要求也不禁摇摇头。

    “才21分?还真的有些......差,是哪一门这么弱?”

    陈玉华憋着笑。

    “语文加算术,合计21分,我还给她作文饶了六分左右。”

    林靖远愣了一下。

    “就算是家长自己教的,也不该这么差啊。”

    “那是咱们学校出的卷子太有特色,”陈玉华叹了一声,“考的几乎都是简体字和拼音,加上白话文内容,而这孩子家里教的全是老一套。”

    “景川的算术卷子本来就难,十道题还全是三年级以上才遇到的应用题,所以这孩子一分都没拿到。”

    林靖远听了也摇头,但旋即又惊愕起来。

    “那还纠结什么,诶,不是吧?”

    陈玉华点点头。

    “对啊,就这样的成绩还让他们两个纠结,足以说明这孩子的艺术天分有多恐怖。”

    “放着这孩子在学校里,只要有文艺比赛或者活动,是一准能出成绩的。”

    林靖远搞不懂艺术世家的那一套,他最后还是把话题绕了回来。

   &nbs

最新小说: 我可不是东京文豪 看见弹幕后,绿茶小姐又在装柔弱 雷神大洪 结婚三年仍完璧,改嫁糙汉就多胎 体育及其生存 听说杀人如麻的权臣暗恋我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我们[暗恋]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惠妃不想养崽(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