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峰扫了对方一眼:“行了,先说吧。”
孙玉听完,赶紧交待:“半个月前我和我大舅子……秦德军去天州市,其实就是为了搞假必。”
“接着说。”
“上半年我听道上的哥们说,省城那边出现了好多假必,有人靠这个发了家。”
“我就找到秦德军,想去天州市碰碰运气,一起找这方面的路子。”
“但是天州市那边联系的人,手里只有几千块假的,上家他根本就不知道。”
“当时生意没做成,我们就去吃火锅,本来就想直接回来了。”
孙玉说的那顿火锅,就是三个人和被害人一家发生口角的火锅。
导致三个人看对面一家三口穿的也还行,所以摸点儿之后就把人家给杀了。
顺便取了点钱。
“之后我和秦德军回来就分开了,本以为这个事就黄了,但是上周,我一个发小给我说他在省城有路子。”
“想让我这边做QZ市的分销商。”
“分销商?”
“对,听他说省城那边他们已经站住脚了,现在要在下面的几个市找分销商。”
“你的发小在省城那边是什么身份?”
“他是咱们这边的总经销商,听他说这个买卖很大,只要干成了,能赚很多钱。”
审讯室外。
李东林有些激动。
省城这边,经过半年的调查,虽然没有找到这些假必的根源,但是也有一些线索。
根据一些小的批发商得到线索,他们都是通过一个叫做“银行家”的人手里拿到的假必。
但是这些小的批发商没有任何银行家的联系方式。
都是对方通过各种渠道,直接联系到的他们。
也就是说,他们之间都是单线联系。
所以,这才是案件迟迟无法突破的关键。
再次拿起话筒,李东林开口:“问他,那个发小是不是叫银行家?”
张建峰听到指令后,看向孙玉。
“你的发小叫什么名字,有没有什么外号。”
“他叫郑斌,以前我们管他叫郑老三,他在家排行老三。”
“银行家呢,听说过这个人吗?”
“这个啊,郑老三跟我说过,他一个手下拿着这个名号,在省城那边卖假必。”
“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瘪三儿,他让我回QZ市这边也这么搞,自己不要抛头露面,要搞一个人,让他去干这些事儿,但是中间也不要和对方有任何瓜葛。”
“tmd这小子也不知道在哪儿学的这些花花肠子,搞得特别小心,一套一套的。”
孙玉提供的信息应该说非常重要。
李东林在省城那边掌握的线索是银行家就是最上限的卖家,没想到这仅仅只是对方设置的一个烟雾弹。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银行家既然是郑斌放出来的烟雾弹,而郑斌就真的是一切的源头了吗?
郑斌是不是也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