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隋风:林烨的文坛传奇
暮春时节,洛阳城牡丹盛开,花香四溢。
林烨与安娜漫步在洛水之畔,忽见前方人群聚集,不时传来阵阵喝彩之声。
"
走,去看看!
"
林烨拉着安娜挤进人群,只见一位白衣男子正在当众赋诗。
此人正是初露头角的骆宾王,此刻他手持狼毫,在宣纸上挥洒自如:"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围观者纷纷叫好,林烨也不禁击节赞叹:"
好诗!
好诗!
短短二十字,便将白鹅戏水的灵动之态刻画得栩栩如生,骆公子果然才思敏捷!
"
骆宾王闻言,抬头打量着眼前这位气质不凡的年轻人,抱拳道:"
兄台谬赞了,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
在下林烨,久仰骆公子诗名。
方才这《咏鹅》,用孩童般天真烂漫的视角,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将寻常之景写出了新意,实乃佳作!
"
两人相谈甚欢,骆宾王对林烨独到的诗评十分钦佩,当即邀他到家中做客。
此后,林烨便结识了许多隋末唐初的诗人。
一日,林烨在酒馆偶遇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此时的王勃虽年少,却已显露出惊人的才华。
他正在吟诵新作:"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林烨听后,眼中闪过惊喜:"
妙哉!
王公子此句,一扫送别诗中常见的悲戚之情,以豁达的胸襟、高远的意境,道出了友情的真谛,令人耳目一新!
"
王勃大喜:"
林兄真乃知音!
小弟正是想突破传统送别诗的窠臼,却不知效果如何,得林兄这般评价,实感欣慰!
"
随着交往渐深,林烨与这些诗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他常常与他们探讨诗歌创作,分享自己对诗歌的见解。
"
诗歌之道,贵在真情实感。
"
林烨对诗友们说道,"
既要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也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
既要能描写眼前之景,更要能抒心中之情。
"
众人听后,皆觉受益匪浅。
这日,林烨独自漫步在洛水之畔,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心中思绪万千。
穿越到这个时代已有数月,他经历了太多,也感悟了太多。
想起家乡,想起未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回到居所,林烨提笔写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刚写下这两句,他便愣住了。
这不是李商隐的诗吗?可自己此刻却鬼使神差地写了出来。
"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
林烨心中暗想,"
就让这些千古名句,在这个时代绽放新的光彩吧。
"
于是,他继续挥毫:"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写完最后一个字,林烨长舒一口气。
这诗凝聚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复杂情感。
次日,林烨将这诗拿给诗友们欣赏。
众人看后,无不惊叹。
"
此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用词精妙,实乃千古绝唱!
"
骆宾王赞叹道。
王勃更是击节称赏:"
林兄此作,既有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怅惘,又有沧海月明珠有泪的凄美,令人回味无穷!
"
很快,这《锦瑟》便在洛阳城传开,人们争相传诵。
林烨的诗名也因此传遍大江南北,就连远在长安的文人墨客都听闻了他的大名。
一日,隋炀帝杨广也听闻了这诗,特召林烨入宫。
"
朕听闻你作的《锦瑟》,果然名不虚传。
"
杨广看着林烨,眼中既有赞赏,又有一丝嫉妒,"
只是不知你这诗中,究竟写的是何人何事?"
林烨从容答道:"
陛下,诗中之情,乃是臣对人生的感悟。
人生如锦瑟,华年易逝,往事如烟。
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些未竟的遗憾,都化作了这诗中的字字句句。
"
杨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好一个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