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章双鹰旗之下
青铜巨锚砸进爱琴海的浪花时,林冲突然感觉林冲这个名字,不合适,后续把冲字改烨字。
意义为火旺大华!
站在"
永乐号"
主舰的飞桥上,望着港口尽头那座由白色大理石堆砌的神庙。
他的玄色龙袍外罩着一件轻甲,肩甲上鎏金的朱雀纹与希腊王旗上的双头鹰隔海相望——这是大华帝国的舰队次横跨西海,抵达传说中的"
海格力斯之柱"
以西。
"
陛下,希腊王的使者来了。
"
随侍宦官李安低声禀报。
甲板上,十二名金甲亲卫按剑而立,形成拱卫之势。
来者是个蓄着红色卷的中年贵族,紫色托加袍上绣着橄榄枝图案,
腰间悬挂的不是希腊常见的双刃剑,而是一柄大华样式的玉柄匕——显然是提前研究过大华礼仪。
"
欢迎东方的太阳莅临雅典。
"
使者单膝触地,用略显生硬的华语说道,"
我王已在帕特农神庙备好宴席,为大华皇帝接风。
"
林烨微微颔,目光越过使者肩头,看见港口边聚集的人群。
他们肤色白皙,鼻梁高挺,丝呈现金、红、褐等多种色泽,正用好奇又敬畏的目光注视着这支来自东方的舰队。
二十艘宝船的风帆上绘着大华的日月星辰纹,在阳光下如浮动的彩云,与希腊三列桨战船的简朴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小章帕特农的对话
帕特农神庙的石柱间,希腊王列奥尼达斯二世亲自迎接。
这位年近五旬的君主身着白色亚麻长袍,头戴月桂枝冠,腰间佩剑的宝石剑柄闪烁着幽蓝光芒。
他的身后站着一群学者,其中一人抱着羊皮纸卷,目光如炬地打量着林烨。
"
听说东方的皇帝治下,人人皆为兄弟?"
列奥尼达斯举起金酒杯,杯中葡萄酒的色泽如同爱琴海的晚霞
,"
我的哲学家们对此很困惑——在雅典,只有公民才能享有平等,奴隶和外邦人则不然。
"
林烨转动着手中的青玉酒杯,杯壁上"
天下为公"
四个小篆在烛火下若隐若现。
这是他登基第五年铸造的礼器,意在彰显治国理念。
"
所谓天下,不应限于城邦或血统。
"
他的声音沉稳如青铜编钟,"
大华的驿站连通四万里山河,商人可从南海直抵大漠,农夫皆知耕者有其田之法。
若将雅典的公民权给予所有自由人,再以法律约束贵族,是否更接近公的境界?"
席间一位灰老者突然起身,他是雅典学院的席学者苏格拉底,"
陛下所言天下为公,颇似柏拉图先生构想的理想国。
但人性本贪,若无强力约束,如何保证公义不被践踏?"
林烨望向神庙外的星空,仿佛看见长安城的朱雀大街。
"
大华设御史台监察百官,置都察院审理冤案,"
他顿了顿,"
但更重要的是教民以礼——孩童启蒙便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士人科举必考《大同篇》。
当道德成为习惯,法律才不会沦为强权的工具。
"
列奥尼达斯抚掌赞叹,眼中闪过精光:"
若将大华的郡县制与雅典的公民大会结合,或许能创造更完美的政体。
陛下可愿将贵国的《唐律疏议》抄本赠与雅典学院?"
林烨微笑点头,心中却清楚:两种文明如同不同根系的巨树,虽可互相汲取养分,却难在同一片土壤中长成相同的模样。
第三小章银辉中的邂逅
第七日的月夜里,林烨独自登上卫城。
帕特农神庙在月光下宛如被凝固的月光,檐角的滴水嘴雕刻成狮形状,
仿佛随时会出怒吼。
他正凝视着雅典娜神像的基座,忽闻身后传来轻柔的脚步声。
"
陛下也觉得,女神的眼睛在看月亮吗?"
转身时,林烨看见一位身着月白色长裙的少女。
她的金披散在肩头,间别着一朵白玫瑰,脖颈上戴着一串由蓝宝石和珍珠串成的项链,在月光下如流淌的星河。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眼睛,左眸湛蓝如爱琴海,右眸琥珀色如秋日胡杨,此刻正漾着狡黠的笑意。
"
索菲娅公主?"
林烨微微惊讶。
他曾在欢迎宴上见过这位希腊王的幺女,当时她躲在廊柱后偷瞄大华使团,被女官现时吐了吐舌头,像只灵动的小鹿。
"
原来东方的皇帝记得我。
"
索菲娅走近两步,裙裾扫过石阶上的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