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诸天影视剧变 > 第1312章 西归

第1312章 西归(2 / 3)

碑,上面写着“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的字样,是由书法家虞世南所书。

这句豪迈提气的话,是大有讲究的,大概意思就是从这到安西只有九千九百里,还不到一万里呢,所以你们不要觉得太远。

这是唯有像汉唐这样伟大的国度,才能理解的浪漫,无数大唐的好男儿,就是看着这样的字,挎着横刀、扛着长枪从这里离开,前往遥远的西域,将大唐的荣光散播到西域各国。

而如今时隔数十年后,终于又有一批年轻人踏上了他们父辈曾经走过的这条路,对男人而言,这是何等浪漫的事情。

······

林昊勒马于一处高坡,冷眼回望,五千新军,甲胄虽旧却齐整,经过数月严苛训练与长途跋涉,眉宇间的懵懂已褪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风沙磨砺出的坚韧,以及对于未知前路的沉默服从。

其后,是更加庞大的两万百姓,扶老携幼,牛车、驴车上满载着他们全部的家当——更重要的,是那些精心保管的粮种、农具,以及对于“五十亩田、十年免赋”承诺的全部希望。

队伍最后,是数百辆由驼马牵引的大车,上面覆盖着厚厚的油布,

这是郭家牵头、众多渴望西域暴利的商人凑成的庞大商队,也是林昊计划中盘活西域经济的初始资本。

路线,正如林昊所料,别无选择。传统的河西走廊已被吐蕃彻底锁死,他们只能向北,再向西,画出一个巨大的“直角”。

经邠州、过朔方节度使辖地,一路小心翼翼,避开可能怀有敌意的部落与吐蕃游骑的零星窥探,终于进入了回鹘地界。

回鹘牙帐遥遥在望时,队伍中弥漫开一种混合着疲惫与警惕的气氛。

游牧民族的王庭与长安的规整截然不同,无数白色的毡帐如同蘑菇般散落在辽阔的草原上,牛羊成群,人马喧嚣,带着一种原始的、野性的活力。

“都督,前面就是回鹘牙帐了。某已遣快马持拜帖与礼单前去通报,相信很快会有回应。”郭家的老管事驱马靠近林昊,低声禀报。

这位老人虽出身豪门,却无甚架子,一路上的后勤调度、与各地势力的初步交涉,皆倚仗其经验老到,林昊对他颇为敬重。

林昊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远处的牙帐布局与巡逻的回鹘骑兵,这才说道:“有劳老郭了!”

说完,林昊又对郭元正和陆文彬说道:

“吩咐下去,全军警戒,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动,尤其是商队,看好他们的货物,不得与回鹘人发生任何冲突。”

“诺。”郭元正和陆文彬同时允诺。

“诺。”老管事也应声而去。

回鹘人的反应比预想的要快,不久,一队衣着华丽的回鹘贵族骑兵驰来,为首者用半生不熟的唐语高声宣示了可汗的欢迎。

显然,郭家的名头、林昊那“西域大都督”的官方身份,以及那庞大商队所代表的巨大利益,足以让正处于内部权力调整期的回鹘王室,表现出足够的热情。

队伍被引至牙帐外围指定的区域扎营。很快就开启了一轮交易。

西域通道断绝已久,因此丝绸、瓷器、茶叶这些来自大唐的精美物品,对回鹘贵族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集市喧闹起来,银钱、皮毛、牲畜乃至奴隶被拿来交换,林昊冷眼旁观着这热闹的场面,心中计算的却是更长远的战略。

他允许商队在此售出部分货物,既是为了获取必要的补给和善意,也是为了释放一个信号:这条新的商路,有利可图。

酒宴之上,回鹘贵人们热情洋溢,不断询问长安风物,而林昊则借机,看似随意地探听着西域的最新局势。

推杯换盏间,他得到了最关键的信息:颉于迦斯果然没有直接跟吐蕃战斗,后来想开战的时候,又因内部牵制,迟迟未能对北庭用兵!

因此如今的西州,暂时还是安全的,这个消息让他心中一定,至少他赶上了。

商队在牙帐停留了数日。一部分赚得盆满钵满的商人,决定带着回鹘的特产,主要是良马和皮毛,先行返回长安,组织下一批货物。

而更多的商人,则选择继续跟随林昊西行,前往传说中货物能卖出天价的安西。

队伍再次启程时,不仅补充了淡水粮秣,还多了数百匹回鹘良马。

林昊利用一切行军间隙,继续操练那五千新军,队列、阵型、弓弩射击、乃至简单的战阵配合,他结合后世军训方法与冷兵器实战需求,操练得极其严苛。

郭元正、卢十四、陆文彬这些经历过真正血火的老兵,则成为最严厉的教官。

当他们翻越天山险隘,远远望见西州城那熟悉而残破的轮廓时,这支新军虽然依旧青涩,但行列之间,已隐隐有了几分肃杀之气。

西州城头,一名眼尖的老卒正靠着垛口打盹,恍惚间听到远处传来不同寻常的、沉闷如雷的声响。

他疑惑地抬头,极目远眺,起初是地平线上的一道黑线,随即,那黑线不断扩大,变成翻滚的烟尘。

而烟尘之下,是密密麻麻的人影、车马,

最新小说: 荆棘麦田 地府KPI爆破计划 掌灯判官 闪婚豪门继承人,被老公抱在怀里哄 韦麟峰传说 我真没想被女帝模拟人生 这是我的原始部落 青冥问道传 快穿之拯救宝贝 我在修真界当杂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