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线回到宋星澜“伯乐瘾”
作的那天晚上。
普罗马里斯星球,利安夫城a区,城中心。
“k先生”
,也就是凯文,正饶有兴致地浏览着刚刚接收到的附件,以及附带的三个小游戏deo。
他先是快试玩了那三个小游戏。
资源计算模拟、逻辑电路解密、编程指令闯关……凯文的眉毛挑了一下。
其实以老玩家的眼光来看,这三个小游戏在“趣味性”
和“可玩性”
上确实乏善可陈。
界面简陋,玩法单一,完全不符合市场上的流行趋势。
然而,当凯文深入挖掘后,才真正意识到其中的价值。
尽管这些游戏在设计上略显稚嫩,古板缺乏“灵气”
,但他意外地现,这些游戏底层代码中隐藏着一套个人印记异常清晰的逻辑架构。
底层逻辑异常清晰、结构严谨,代码书写规范得近乎刻板,尤其在错误处理与边界条件判断上,考虑得极为周全。
好嘛,这是……年纪轻轻就已经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那份算法附件更让凯文有些惊喜。
当中提出的几项优化思路虽仍显青涩、偏向学院派,但基础极为扎实,甚至隐约触及了他正在研究的“分布式系统资源调度”
问题的边缘。
“有点意思……”
凯文向后靠上椅背,喃喃自语,“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大二学生?能做得出这种东西,倒不像是个只会死读书的。”
一种多年未有的、类似于“现好苗子”
想要拔走的冲动悄然升起。
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小姐的事业越做越大,是时候为她物色一位能够接班的新血。
“嗯,是个好胚子!”
凯文忍不住动了收徒的念头。
不过冲动归冲动,他很快冷静下来,花了一整晚,仔细剖析了这四个小作品的算法结构与底层实现。
一边拆解琢磨,还一边嘀嘀咕咕地点评起来:
“嗯,算法思路展现出良好的全局优化意识和严谨的逻辑框架,尤其在资源动态分配与冗余处理方面,具有较高的独创性和潜在应用价值……
部分模块经适应性修改后,可成功并入‘华夏系统’子系统的更新队列,预计运行效率提升约53……”
“游戏deo代码结构清晰,冗余度低,展现出扎实的编程基本功与良好的工程化习惯……虽无突破性创新,但作为基础工具型人才评估,潜力评级:b+……”
对于那份算法附件,凯文最终给出“有价值,可部分采纳”
的结论。
而对艾伦本人,他的评价是“有潜力,但仍需持续观察”
。
凯文的行事准则向来如此:现价值,评估风险,再决定是吸纳还是监控。
对于艾伦这种有些天赋但尚未完全展露的苗子,先纳入人才储备库进行观察,是最稳妥的做法。
至于如何观察,凯文自有他周密的手段。
为了全面评估这位名叫艾伦的年轻人,他习惯性地启动了“双线调查”
模式。
一明一暗,双管齐下。
明面上,他直接联系了费利克斯少爷。
凯文知道二少爷手下有一位同样毕业于联邦理工学院的亲信,正好可以借用这层学院人脉。
毕竟,即便自己能以黑客手段潜入学院数据库,风险系数依然偏高。
不如干脆拜托费利克斯少爷好了。
【二少爷,可否请你的那位德文希尔先生,帮忙收集一下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大二一位名叫艾伦的学生的公开学业情况、风评和基本家庭背景?】
为避免对方误会,凯文坦诚相告,表明自己是看中这孩子,有意收为学生,未来也好接手自己在鲍里索夫农场的事业。
好歹是为了小姐的商业版图储备人才,二少爷总该上心吧。
费利克斯少爷果然没有多问,只回了两个字:【收到。
】
出乎意料的是,次日凯文就收到了二少爷来的加密资料包。
打开一看,其中的信息清晰扼要:
【艾伦·艾德里安,联邦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大二学生,成绩优异(gpa顶尖),常年获校级奖学金。
教授评语多是“基础极为扎实”
、“逻辑思维能力强”
、“勤奋踏实”
、“创造性方面表现平平”
。
风评良好,无任何不良记录。
资料中间接提到艾伦家境似乎较为困难,需经常勤工俭学,具体原因似乎是因为母亲病重和居家静养的双胞胎妹妹。
】
行吧,明面的个人信息就到此为止了。
为了不收到一个“白眼狼学生”
,暗地里,凯文动用了他的老本行。
对他而言,绕过联邦理工学院的校园网防火墙仍有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