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星考察第六天,清晨。
“先锋16号”
再次升空,短暂切入迁跃状态,片刻后便稳稳降落在宋星澜选定的新坐标点。
清理工作随即展开,过程果然比在97号平台时顺利得多。
数台工程机器人的高效运作,巨大的机械臂轻松地将地表厚厚的、由无数死亡凯贝空壳和钙化沉积物构成的坚硬层推开、碾碎、清运。
不过半小时,一片足够“先锋16号”
停泊且进行外围作业的平整场地便被清理出来。
新的临时营地以惊人的度被建立起来。
能源接口再次对接,简易防护栏和监控传感器迅布设完毕。
宋星澜目光扫过这片望不到边际的黑灰色新采集地,原料、安全、环境,所有条件都已就位。
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加键。
费利克斯熟练地检查并确认了飞船辅助能源与那套核心萃取浓缩设备的连接稳定,所有参数指示灯亮起绿色。
“能源就绪,设备自检通过,随时可以启动。”
他沉稳地如同营地的调度大脑。
在加布里埃尔学弟的调试下,那套整合了开壳取肉、清洗投料、真空低温萃取浓缩以及自动封装功能的定制设备,终于轰隆作响地运转起来。
宋星澜则穿梭在设备之间,与小诺进行最后的参数核对。
“投料比确认。”
“萃取温度85摄氏度,稳定。”
“真空度维持目标值。”
“先锋16号”
旁的空地上,这座微型却功能完备的“华夏贝油加工厂”
以惊人的度从蓝图变为现实。
除了刚开始的调试阶段,整个生产过程完全自动化,定期补充原料和收取成品。
它高效地吞噬着工程车源源不断运来的、经过筛选的、处于风味黄金期的“华夏凯贝”
。
夜幕降临。
当第一袋封装完好、深褐油亮的“华夏贝油”
原浆从生产线上落下时,三人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
宋星澜小心地剪开一个小口,一股极致霸道的咸鲜气息瞬间扑面而来。
他蘸取一点品尝,味蕾风暴立刻在舌尖炸开,鲜香浓郁,醇厚甘甜,回味悠长。
“真不愧是零添加的1oo贝汁原浆!”
宋星澜忍不住赞叹。
他心中一动,拉过正围着设备啧啧称奇、自夸不停的加布里埃尔:“学弟,来,我教你用它来做几个最简单的菜试试。”
结果出乎意料地美好。
只需在寡淡无味的水煮菜或凉拌菜中滴入几滴这贝汁原浆,整道菜的鲜味层次便瞬间获得提升,轻松摆脱了“难吃”
的范畴。
也就是说,它能极大地降低对烹饪技巧的要求,堪称厨房杀手的救星。
“成功了!
我们真的把华夏星的灾害凯贝变成产业了!”
加布里埃尔举着盘子,兴奋地差点跳起来。
属于是双喜临门了。
他正好是那种遵循精确秒数也能煮出一锅味道匪夷所思的传奇级厨房黑洞选手。
费利克斯无法共情弟弟对厨艺的执念和心酸。
但他看着那袋浓缩的原浆,目光又投向窗外无尽的原料海洋,指出了关键问题:“产能和能耗数据需要精确记录,这是评估未来大规模生产可行性与经济性的核心。”
“嗯,我已经吩咐小诺全程记录所有数据了,从单位耗能到单产时间都有。”
宋星澜点头回应。
生产的成功也带来了海量的副产品。
空贝壳和过滤出的贝肉渣很快在一旁堆成小山。
好在蓝图早有规划,配套的粉碎机和大型密封酵罐立刻启动。
工程机器人将空贝壳送入粉碎机,磨制成细腻的白色贝壳粉;而富含有机质的贝肉渣则被投入酵罐中,开始了转化为高效有机肥的过程。
于是,在华夏星的夜幕下,一个微小却完整的生态循环开始彻夜不息地运转。
无数的“华夏凯贝”
被转化为浓缩的贝油,而每一个生产环节产生的“废弃物”
都被回收利用,转化为滋养未来实验田的不同肥料。
华夏星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雏形,就在这忙碌而充实的第六天,于“一号基地”
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次日。
整整运行了二十四小时的“华夏贝油加工厂”
,小诺提交了严格监控记录的【“华夏贝油加工厂”
试点生产报告】。
看着光幕上的数据,宋星澜感慨:“百分之二不到的贝油产出比例……这也太浓缩了吧!
怪不得味道那么纯、那么冲嘞!”
“天啊!”
加布里埃尔快心算了一下,倒吸一口凉气,“如果我们这套设备保持运行,每小时就能消耗掉至少4吨的凯贝原料!
一天二十四小时……那就是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