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影乘风而落,衣袂飘飘,潇洒如仙。
剑斗罗单足轻点,稳稳立于剑首之上,白衣胜雪,纤尘不染。
他负手而立,俯瞰下方,晨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宛如剑仙临世。
风逍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平静如初,上前几步,躬身行礼,声音清越:“晚辈风逍,见过剑斗罗前辈。”
剑斗罗背对着他,目光遥望天际初升的朝阳,声音清冷如玉磬相击:“你来了。”
风逍配合着他:“我来了。”
剑斗罗没有回头:“你,为何而来?”
风逍目光坚定:“为变强而来。”
“何为强?”剑斗罗追问。
风逍沉吟一瞬,朗声答道:“能掌控自身命运,不随波逐流;能护想护之人,能斩该斩之敌;心之所向,剑之所往,无惧无悔,便是强。”
剑斗罗微微颔首,再问:“怎样的剑,能助你掌控命运?”
风逍眼中闪过锐芒:“剑无定势,水无常形。拘泥于形,便落了下乘。”
“能杀敌之剑,是利器;能明心之剑,是慧剑;能承载意志、沟通天地之剑,方是道剑。”
“晚辈以为,剑是途径,而非目的。执剑之人之心性与意志,方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哦?”
剑斗罗终于转身,眸光如电,直视风逍。
就在这时,剑风再起。
剑斗罗身影一晃,如瞬移般出现在风逍身侧,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昨日的答案,想的如何了?从我的‘剑’中,你看到了什么?”
这是昨日未尽的考较。
风逍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缓缓阐述了自己对“剑”的理解:“晚辈浅见,剑之道,可分五势。”
“最低一势,为‘兵势’。过度依赖神兵利器的力量,仗剑之利,锋芒外露,却易受制于外物,是为下乘。”
“进一势,为‘技势’。精研剑术技巧,招式精妙,变化无穷,如臂指使,是为中乘。”
“再进一势,为‘人势’。或统帅剑阵,令行禁止;或团队协作,互补长短;或借他人之势、众生之势而为己用,剑出如潮,势不可挡。”
“更进一势,为‘地势’、‘天势’。借山川河流、草木风云之地利,融于剑中,增幅己身,限制对手,剑出如地龙翻身,天威莫测;进而感悟天地法则,引动风雷水火,剑与道合,代天行罚,此乃上乘之境。”
“而最高一势,晚辈称之为‘心势’。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万物皆可为剑。意志所向,剑锋所指,无坚不摧,无物不破。此乃天人合一,剑心通明之境,近乎于道。”
他总结道:“这五势,并非泾渭分明,非此即彼。而是层层递进,相辅相成。亦可并存。”
“但归根结底,是对力量的理解与运用层次的体现,是执剑人对自我、对敌人、对天地万物运行规律认知深度的外在投射。”
剑斗罗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到风逍说完,他嘴角才勾起一抹笑意:“在你眼中,剥去这些繁复的势,剑,究竟是什么?”
风逍迎着他的目光,坦然道:“对晚辈而言,剑,是杀伐之器,是护道之兵。”
“它能助我斩杀前路一切阻碍之敌,守护身后在意之人与事,那么,它便是一柄好剑。至于剑之形态、材质、招式皆是外相,其核心,在于持剑者赋予它的‘意’与‘用’。”
“哈哈哈哈——!”
剑斗罗闻言,骤然发出一阵畅快淋漓的大笑,声如龙吟,响彻演武场。
插在地面的巨剑随之发出清越的嗡鸣,剑身光华流转,迅速缩小,化作一道流光,飞入他宽大的袖袍之中,消失不见。
“好一个‘意’与‘用’!说得好!”剑斗罗抚掌赞叹,“这就是你心中的剑吗?纯粹,直接,目标明确!不为形所困,不为势所累!很好!”
他踱步上前,与风逍并肩而立,望向远方云海和喷薄的朝阳,感慨道:“是啊,剑,其本身不过是一柄经过锻造的铁器,是死物。”
“但它更是执剑人意志的延伸,是沟通天地的桥梁,是践行心中之道的器皿。”
“你心中看见什么,你的剑便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姿态。你的心有多大,你的剑道便能走多远,你的意志多坚定,你的剑便有多锋利!”
“心之所向,剑必往之!”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风逍,眼中充满了真诚的笑意与期许:“你的剑,锋芒已露,灵性初具,更难得的是,有一颗不受拘束、追求极致的剑心。”
“此等心性,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