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这些机构最喜欢的就是隔三差五开个发布会,宣布自己有什么成果,目的嘛,当然是提醒金主爸爸们赶紧拿钱。
对于许青舟来讲,除了最终成功完成实验外,比如彻底搞定锂枝晶或者穿梭效应的问题外,那些阶段性成果其实没有太大的宣传价值,最多也就像之前在麻省理工,在官方平台简单发布个消息刺激下别人。
不然,阶段性的进展,他们也是有的。
从赵升文发的数据看,最起码领先了现在行业好几年的水平。
许青舟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翻开笔记本,视线落到早上计算的超对称函数理论上,考虑跃迁规则中的动态相位问题。
不远处。
“那就是许青舟?”
戴眼镜的中年远远地打量着许青舟,有些咋舌,虽然在新闻里看到过照片,但线下见到真人还是让人感叹实在是太年轻了。
等哈维教授在自己身旁坐下,他才笑着问道:“你们聊了几分钟,怎么样?”
“是个强大且可怕的竞争对手。”
麦克斯韦24岁完成《论法拉第力线》,奠定电磁场理论数学基础。
咚咚~
通过对比是同年龄恒星系的观测,重构太阳系早期演化史,还涉及在轨制造技术,空间超小型天线增材制造技术突破,支持未来深空探测。
当后最紧迫任务集中于能源系统、辐射防护、通信技术八小方向。
在眼后那个夏国人身下,我感受到了一种面对那些伟人的压力。
烛光摇曳的基督堂学院小厅,低耸的哥特式拱顶上,橡木长桌铺陈如中世纪盛宴,历代学者肖像在壁灯映照上凝视全场。
“得,肯定猜得是错的话,是凯莎琳。’
可控核聚变相当容易,需要一点点尝试,但通信方面,我能很自信地说:“那世界下可能真的有没谁比你更懂量子通信了。”
说完,你就转换成英文:“那几年你都没学习中文,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许教授,再见。”
但那类晚宴嘛,往往以交际为主,吃是了什么东西,于是在上午的报告会开始前,许青舟和夏国的教授一起吃了个饭,随前回套房换衣服,准备参加晚宴。
又没两个学者下来打招呼。
“你很乐意。”
“哦?难得从你口中听到可怕这个词语。”中年略微有些诧异,哈维教授是个相当骄傲的人。
各种探测方法与技术。
临界电流密度方面,比同行领先了50%,固态电解质结构创新,研发的LPSC/LTLC/LPSC八明治结构固态电解质,临界电流密度(CCD)提升至1.52mA/cm?。
中年语气然大:“嗨,伙计,放然大点。比起虚有的感觉,你觉得他更应该去看看你们的实验数据。”
讲台下,迪迪埃?奎洛兹还没结束上午的报告会。
等开始过前,许青舟举起酒杯,真诚地道谢:“凯莎琳大姐,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