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捐款人(1 / 2)

院子里,看到洪建军手上的动作,黎卫彬哪里敢迟疑,立马就一路小跑到洪建军跟前喊了声“洪书记”

而盯着眼前的黎卫彬,洪建军除了暗叹一声运气好,他还真不知道该批评黎卫彬工作时间“跑私活”

还是夸奖他“以私谋公”

实际上就连他都没想到,这一次老爷子竟然会把自己的津贴和存款都交给黎卫彬处理。

虽说这笔钱是捐赠给松和县用作教育基金,但是不管是对黎卫彬而言还是对整个松和县而言,这个工作已经算得上是意义非凡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黎卫彬是以私谋公也不算错。

只是这个算盘打的太响,居然打到了他们洪家头上。

当然,洪建军也明白,如果没有老爷子肯,没有燕宏带着,黎卫彬既不可能找到这里,更不可能来这里。

“松和县的工作你做得不错。”

“上次年家华跟我汇报过你们松和县去年的经济情况,你这个前任副县长挥了不小的作用。”

“但是做基层工作,一定不能盲目地求快求急。”

说到这里,洪建军突然顿了一下。

倒不是遗漏了什么内容。

而是他突然记起来上次去松和县调研工作的时候,当时黎卫彬跟他汇报柳南窑厂改革的问题。

当时黎卫彬就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认为企业改革不能求快、求急,而是要稳扎稳打,摸着石头过河,把好的东西留下来,去其糟粕。

现在自己这个书记跟他说这句话,倒是有些意思。

而此刻。

突然被洪建军叫过来当面点了这么几句话,黎卫彬虽然不是一头雾水,隐约也猜到很有可能是柳南镇的教育改革问题传到了眼前的这一位耳朵里。

但是对于洪建军的话他其实是有些不太赞同的。

教育改革跟企业改革不同。

企业积弊日久,想很快通过改革取得成效,难度会非常大,而且船大难掉头。

但是教育改革不一样。

教育改革是能够立竿见影的。

根源就在于教育的培养体系,不同的培养体系,培养的人才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如何。

但是学校的成绩,群众的口碑,这些东西都是实打实的东西。

这次柳南镇完成教育改革后,黎卫彬不敢打包票说会触动整个松和县的教育质量,但是肯定会影响极大。

最重要的是度要快,如果上半年完不成相关任务的话,那就还要再拖至少半年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不急?

无非就是这种话他不可能跟洪建军抬杠,只能在自己心里合计怎么加推动工作的落实。

好在这个问题洪建军并没有为难他。

而是沉思了片刻后冷不丁地再次开口道:“你们松和县大胆创新对教育工作进行改革,这个想法是好的。”

“不过我怎么听说你在这个问题上有些过于偏激了,你真认为将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农村的小学教育会渐渐转移到城市里去?”

说完洪建军死死盯着黎卫彬,似乎也想听到黎卫彬真正的想法。

然而此时听到洪建军的话,黎卫彬也只能感慨一句时代的局限性确实太大,就连洪建军这种人物都不敢肯定这个展趋势。

“洪书记,也不单纯地是因为城镇化的问题,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人口的流动,比如教育资源的倾斜等大量的因素。”

“我个人认为,未来农村的小学教育更多的可能会集中到乡镇里面,这不是某一个政策就能决定的,而是社会的展带来的必然趋势。”

“所以加强乡镇这个层面的小学教育,一方面要从巩固中心小学的基础出,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有无的问题。”

“因此我们柳南镇在试点的时候,才会以分校的方式取代以前的完小,目的就在于解决有无的问题,同时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展中心小学,将其作为未来乡镇小学教育展的主要平台和抓手。”

此刻。

站在洪建军和黎卫彬身侧。

作为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也就是洪建军的秘书,王楷文听到黎卫彬跟洪建军的对话,心底也有些暗暗咂舌。

到了王楷文现在所处的位置,他见过的厅局级领导干部甚至比黎卫彬见过的处级干部还要多。

但是在王楷文看来,眼前的黎卫彬,论谈吐和从容,怕是要过不少厅局级的干部了。

最起码,不少地市的一二把手在洪建军面前,有时候连说话都会不连贯,更不谈如此侃侃而谈。

先不说能力怎么样,最起码黎卫彬的这个气场是很不错。

而此时听到黎卫彬的话,洪建军除了皱了皱眉头,倒是没有继续刁难他。

作为一省书记,洪建军当然不可能凭借黎卫彬的几句话就武断下结论这个事情孰是孰非。

所以沉思了片刻后。

洪建军的话锋也是陡然一转道:“那笔钱你要妥善使用,用在哪里,怎么用,这都是你需要考

最新小说: 重生之得意人生 官场之临海凭风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 朱颜执鼎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缠娇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