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变员工。目标是五年内,在该经济带内培育形成两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新增五万个以上高质量就业岗位。”
“第二支柱,是向‘科技创新’要效益,提升增收含金量。”他强调创新驱动和价值链攀升,“一方面,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如推动纺织服装业向个性化定制、品牌化运营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工人技能工资。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依托我们正在洽谈的云计算中心项目,吸引电商、文创、在线教育等轻资产企业落户,为年轻人创造更多高附加值岗位。同时,设立市级创新基金,重点扶持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第三支柱,是向‘深化改革’要活力,拓宽增收渠道。”他关注制度性突破,“重点是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农村‘三块地’改革(耕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打通资源变资本的通道,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发展乡村旅游、共享农庄等新业态。同时,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一业一证’改革,降低创业门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让更多市场主体成为带动增收的源头活水。”
“最后,是坚守‘共享底线’,确保增收的普惠性。”他补充强调社会政策,“在推动整体增收的同时,我们格外关注弱势群体。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大规模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织密社会保障网,确保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落一人。”
在整个汇报过程中,秦风引用了大量具体数据、正在推进的重点项目名称、预期带动的就业和增收指标,以及计划配套的政策工具,显示出谋划的深度、细度和可操作性。
王力书记始终专注地聆听着,手指偶尔在桌面上轻轻点动,听到关键处,会提笔记录几句。期间,他插话询问了几个细节,如“生态经济带的规划如何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农民技能培训如何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改革过程中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问题都直指要害,显示出深厚的政策功底和现实关切。
待秦风汇报完毕,王力沉吟了片刻,办公室内一片寂静。他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向秦风,语气凝重而充满期望:“思路是清晰的,方向是对头的,尤其是将生态治理与发展富民产业紧密结合,抓住了关键。这充分说明你们班子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和深沉:“但是,秦风同志,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条路上布满荆棘。最大的考验在于平衡与持久。如何确保引进的产业是真正的绿色、可持续,而不是新瓶装旧酒?改革必然触动现有利益格局,如何凝聚最大共识,稳妥推进?新兴产业的培育需要周期,如何在此过程中稳住经济大盘,保障基本民生不滑坡?这些,都是横在你们面前的硬骨头,是对你们政治智慧、战略定力和执行能力的严峻考验。”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省委对江泉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能真正蹚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绿色富民的新路来。这不仅是为了江泉一地的百姓,对全省同类地区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是检验你们工作成败的试金石。这项任务,必须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牢牢扛在肩上,毫不动摇地推进下去!”
“请王书记放心!”秦风霍然起身,目光坚定,语气铿锵,“我们一定牢记您的殷切嘱托和严格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一个脚印干,切实把省委的决策部署和您的指示要求,转化为江泉大地上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和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绝不辜负省委的信任和江泉人民的重托!”
王力凝视着秦风,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了较为明显的赞许之色,甚至有一丝极淡的笑意:“好!要的就是这种决心和担当。省委支持你们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工作中遇到跨区域、跨层级的难题,可以直接向省委报告。好了,回去抓紧落实吧。”
“谢谢王书记!”秦风郑重道谢,然后稳步退出了办公室。
走出省委一号楼,初夏的阳光明媚而耀眼。秦风却感到肩头沉甸甸的,仿佛压着千钧重担。王力书记的召见,既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江泉新班子的战略擘画与政治重托。前路方向已然明确,但挑战之巨、责任之重、期望之高,远超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