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环境审计监督实施细则》的消息,如同在沉寂已久的江泉政坛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表面波澜不惊,水下却暗流激荡。对于副市长秦风而言,这份尚未正式印发却已获得“原则”加持的文件,就是一把锋芒初露的“尚方宝剑”。它不仅仅是一纸文书,更是一种强大的势能,一种可以名正言顺地撬动固有壁垒的合法性依据。
就在赵达康派系忙于在细则修改阶段设置新的障碍,试图“稀释”条款效力之时,另一条更为隐秘的战线,在刘玉凤和周文的精密指挥下,借助这把“尚方宝剑”的威势,悄然展开了新一轮、更深层次的突击。郑怀远和孙雯,这两位被悄然布下的关键棋子,开始从技术层面和财务层面,向着雾江黑洞的核心区域挺进。
市卫健委,刘玉凤副市长的办公室。窗明几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文件墨香。刘玉凤面前摊开着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目光落在“原则通过《环境审计监督实施细则》”一行字上,眼神冷静而锐利。她拿起内部保密电话,接通了市审计局财政审计一处副处长孙雯的直线。
“孙处长,市里强化环保审计监管的精神已经明确了。”刘玉凤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审计局作为经济监督部门,要先行一步,主动对接新规要求。我建议,你们可以结合当前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常规审计工作,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项目——比如,雾江流域早期的一些基础设施工程,进行环保资金使用合规性的试点评估。重点审视项目论证、招标投标、资金拨付、尤其是环保设施配套和运行维护等环节的合规性与真实性,为细则的全面落地积累经验,发现问题,规范未来。”
她的指示完全在审计局的法定职责范围内,且冠以“试点评估”、“积累经验”的名义,紧扣市政府最新决策精神,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电话那头的孙雯心领神会,语气沉稳:“明白,刘市长。我们处里近期正好在梳理相关领域的审计重点,我会立即调整方案,选取合适样本,启动试点工作。所有资料调阅和询证程序,都将严格遵循审计法和内部工作规范。”
“好,注意把握分寸,依法依规,稳步推进。”刘玉凤淡淡叮嘱,挂了电话。一场围绕账目的无声战役,就此拉开序幕。
几乎与此同时,市公安局副局长周文,也在他那间充斥着电子设备低鸣的办公室里,通过加密信道与市环保局监测总站的高级工程师郑怀远取得了联系。周文的切入点更为技术化。
“郑工,市政府对环保数据真实性和安全性的重视程度提到了新高度。我们科信支队正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核心业务数据备份与系统可靠性核查。环保监测数据,特别是历史基准数据,至关重要。需要你们监测总站配合,提供近八年雾江重点断面,尤其是三号码头区域的原始监测数据(包括手工记录和早期电子数据)的完整备份,我们需要进行技术校验和异地归档,确保这部分珍贵数据资产的长期安全与可追溯性。”
周文以“数据安全备份”和“系统校验”为由,合情合理,且将行动限定在“技术层面”,有效规避了直接调查的敏感性。
郑怀远在电话那头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周局长,保障数据安全是我们的责任,一定全力配合!原始数据都在,有些是档案室保存的纸质记录和早期报表,有些是旧系统数据库,我会亲自负责整理、核对,确保数据的完整链和真实性!”
一股久违的使命感与压抑已久的愤懑,在他心中交织涌动。
有了“尚方宝剑”赋予的正当性外壳,郑怀远和孙雯的行动阻力明显减小,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找出关键证据。
在环保局监测总站,郑怀远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遮遮掩掩。他以“配合市公安局数据安全备份”为由,向总站领导进行了正式汇报。总站领导虽然心存疑虑,但看到周文那边发来的、盖有公章的协作函,又想到市政府刚刚强调的数据重要性,只得点头同意,只是再三强调“一定要按规定办理,做好登记备案”。
郑怀远得以名正言顺地扎进积满灰尘的档案库和嘈杂的服务器机房。他像一位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整理着泛黄的纸质记录、模糊的微缩胶片、以及格式陈旧的电子数据。他逐行核对,比对不同来源的数据差异。在“数据备份”的掩护下,他将那些曾被“清道夫”账号悄然修改或删除的原始数据,一点点地恢复、提取、校验。凭借其深厚的专业功底,他敏锐地捕捉到多个时间点数据异常的规律性,以及某些关键参数被人为平滑处理的痕迹。他将这些疑点详细记录,形成了一份秘密的技术分析备忘录。
而在审计局,孙雯的行动更具系统性。她以“试点审计”为名,组建了一个精干的小型项目组,开始调阅与雾江码头早期建设、清淤疏浚工程以及周边几家重点排污企业历年环保设施补贴、排污费缴纳相关的全部财政账目、合同及凭证。她向财政、住建、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发出了正式的审计查询通知书。面对审计局依职权发出的正式文书,这些部门即便心有不愿,